第197页(1 / 1)

加入书签

('

安王与曦晟帝虽为兄弟,但感情不深。所以其执掌弃真司,是否心存异心,曦晟帝都留他不得。而曦晟帝培养萧廿,一则,当初恰好有了术士进京这阵东风,二来,便是萧廿幼时便已展露才华。可太子之位只有一人,那麽,萧廿便不能锋芒过盛。

萧琰君葬身火海,作为兄长的萧瑞承自然会心急如焚。此刻,曦晟帝只需稍微放出些风声,或者借颜宁凯之手放出些许风声,萧瑞承便会知晓。

当初术士进京之事虽然已经过去,但舆情未了。萧瑞承知晓的时候,萧琰君人已到了墨县。于是,萧瑞承便暗中照拂。同时,在元修有意无意的提及以及刘本善的耳濡目染下,萧廿自会找机会回京都。但他也知晓,他葬身火海,忽然回京,定是不妥。

如此,萧廿便会聚集势力,借机重回世人眼中。

北氏狼子野心已久,郭齐天的一举一动也尽在弃真司掌握之中。加上萧廿需要一阵东风,于是,宣宁王归国,引起北氏朝内动蕩。忽然,国主身死,宣宁王本可继位,却又忽然放弃了皇位,拿下攻打大兴。

此刻,萧廿站出,以皇子身份守关。助力太子的功绩,也为自己立下军功。太子灭了北氏,威严大涨,萧琰君也立下军功可以名正言顺地回朝。

如此看来,当初北氏先国主之死,想必,也是曦晟帝的手笔。

而后,郭齐天便是最后一道考验。若是萧廿留下了郭齐天,那麽回了京都,萧廿便会做一个閑散王爷。但萧廿偏偏杀了郭齐天,因为刘本善。那麽就可以看出,以他与太子的情谊,执掌弃真司后,定然会是坚定的太子党。

于是,曦晟帝为太子铺的路,至此,成了大半。

可惜,萧廿当初被仇恨所蒙了眼,没有想到这些。但即便想到了,他也不会留下郭齐天,因为刘本善于萧廿有恩。

事已至此,不能再回头了。

萧廿心里暗笑:父皇,您真是好谋算啊!

若是一切如他所料,他定会扶持太子。这是必然的,因为太子,是他同母所生的兄长。

归京

车马行了月余,总算归了京。

太子班师回朝乃是大事,京都城外,曦晟帝天还未亮就在新后曾萱的陪同下亲自到了城门口,百官闻询,都慌慌张张地赶了过来。

萧瑞承的车架缓缓驶来,在不远处停下。队伍后面,一位年轻的将军骑马到了车旁,下马说了什麽。就见车帘子拉开,一人从中下来。气度不凡,光是下车几步,一举一动,皆与圣上至少七分相似。想必,便是晋王。

有官员心想,难怪,陛下在宫中会时有念叨,说晋王是几个儿子里最像他的。

萧廿自然不知晓这些人的想法,但也隐约觉着,父皇已经在京都为了他安排好了一切。

就见京中人人好奇的晋王一手扶住那小将军的手臂,踩着他的大腿下了马车。随即,晋王转身,扶了车内另外一人下车,便是太子殿下。

百官行礼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晋王殿下。”

曦晟帝满脸笑意地走了过来,依照礼数,应当是太子和晋王朝他走去。

兄弟二人在距离曦晟帝适当的位置,共同行礼。

“儿臣萧瑞承,幸不辱命,寻回五弟,平定北氏乱象!”

“儿臣萧琰君,参见父皇!”

曦晟帝擡手同时扶起二人,单手拍拍萧瑞承的手,走到萧廿面前,双手握着他的手,拍了又拍,道:“手,怎麽了?”

萧廿本有些不适应这样的场合,见许久未见过的父亲走到了他面前,还未出声,双目已红。仅仅是握着萧廿的手,他便已经感到曦晟帝有千言万语要说。

萧廿借着答话的机会,后退半步,顺道将手从曦晟帝手中抽出,道:“回禀父皇,是守关时伤到的,儿臣不孝,让父皇担心了。”

“眼睛呢?”

“回父皇,承蒙高人相救,儿臣双目已恢複如初。”

“大胆!你可知欺君是何罪?”

自从萧廿双目恢複后,对于事物的辨识能力大有下降,自然是比不上常人。这些,御医到后,都详细记录在案,自然都是盛给了曦晟帝。

萧廿闻言,从善如流地就要跪下请罪,手臂却被稳稳扶住,他擡头,便见曦晟帝目光不停在他眼周循迹,一只手还触上了萧廿眼周。

那里曾被树木划伤,留下不少伤口,这些年虽然仔细疗养,但也只能保证远看看不出来,近了,便清清楚楚。

曾萱掩面流泪,用绢布擦着眼睛,道:“陛下,孩子们一路回来都辛苦了,不妨先接他们进去歇着吧!”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