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1 / 1)

加入书签

('

萧廿摇头,道:“臣弟无碍,许是这几日舟车劳顿,才略显疲态,让皇兄担心了。”

萧瑞承将扇子握在手里,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道:“可是因为,那北国公世子?”

“为何?”萧廿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

既然萧廿如此,萧瑞承也不再追问他二人之间的事情,但既然提到了,他便顺着话继续道:“你这些年在墨县,北国公对你颇有照拂。此次北国公拿下北氏与坎瓦,可谓劳苦功高,你可是在担忧,他们此次回京,会因为功高震主而被父皇所忌惮?”

萧廿能为了刘本善而不顾圣怒而杀郭齐天,顶撞萧瑞承,如此理由也算妥当。

他便道:“是有些担忧。”

萧瑞承却不再说下去,只是展开扇子摇着,道:“如今朝堂,大致分为三派。一方是站着我这里的,以汪国公为首的所谓太子党;一方,是以宰相田忻为首的宁王党;还有一方,是为中立,以林易浅为主。”

“可是林夫子?”萧廿还记得,林简,字易浅,是他的啓蒙先生。

“正是。”萧瑞承点点头,“颜宁凯便在此队之中。”

其实这才是不利的,颜宁凯如今升为北国公,又独自站了中立这派,落入曦晟帝眼中,是什麽?

萧廿压下心中的忧虑,道:“皇兄希望臣弟日后回了京都,如何行事?”

“你立下了军功,此次携功而归。又因流落在外多年,此次回去,定会是京中目光的焦点,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安生,这是必然的。”萧瑞承扇子抵着鼻尖片刻,继续道,“但孤只希望,你能做一方閑散王爷。这也是母后的期望。”

母后——萧廿闭了闭眼,继续道:“可京中之人,未必会认为,臣弟此次回京,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吶!”

“树欲静而风不止——”萧瑞承也深知此事,目光沉沉片刻,出了口气。晋王晋王,老三是宁王,老四是贤王,萧廿获封晋王,自然不是閑散王爷该有的封号。

想着,他收了扇子,扇子如他手一般,在萧廿手背轻拍了一下,道:“无论如何,我都会竭尽所能,保你与琤曦一世平安。”

“皇兄……”萧廿不知为何,忽然觉得眼睛有些发酸,但他却在心中抱了歉。如那些人所料,萧琰君回来,不是当閑散王爷的。

车内稍微缓和了一些的气氛又冷了下来,陷入沉默。

过了许久,萧瑞承再次道:“没事,有皇兄在。”

萧廿忽然想问一句,萧瑞承是如何知晓自己到了墨县的。但细细一想,想必是他那位父皇放出的风声,便住了口。

“但若是父皇他,执意要将臣弟往上推呢?”

萧瑞承叹了口气,道:“父皇那边,有我,你不必担心。”

“皇兄,臣弟这些年在北方,有一小部分的势力发展起来,且十分顺利。”

“你是觉得,这背后有父皇推波助澜?”

萧廿没说话,但这一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若是父皇管你要,你便给,并且,要大张旗鼓地给,让所有人都知晓。可好?”

萧廿面色一凝——只怕,那些人,他不用给,已经被曦晟帝收走了。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元修。颜宁北说,元修是弃真司的人,元修跟了他这麽多年。为何——

“皇兄,臣弟想问,弃真司前任司长,可是安王叔?”

这事在京都不是秘密,萧瑞承便点头,继续道:“朝中事务你想做,都可以。但唯独弃真司,不可!若是父皇要给你,你也不可接!”

萧廿摇摇头,蹙眉道:“父皇恐怕,已经给臣弟了。”

“已经给了?”

“皇兄可知,元修是弃真司的人?”

这点萧瑞承自然是知晓的,他道:“世子告诉你的?”

“弃真司的人跟着臣弟这麽多年,臣弟这些年做的事情,恐怕也是弃真司想做之事。事已至此,父皇他——”

郭齐天说他是弃子,其实没对也没错。安王虽然执掌弃真司多年,但毕竟是会被曦晟帝所忌惮的。萧廿此刻忽然明白了,为何曦晟帝要将他放出,说不定,便是为了培养一个弃真司更为合适的司长。毕竟据他所知,弃真司司长一职,自从安王北满门抄斩后,便一直空悬至今。

经过萧廿多年经营,他在北方眼线遍布,势力不小,对于维护刚拿下的北氏的稳定,颇为重要,自然是要归入弃真司的。而这群人,一直以来都以萧廿马首是瞻,所以,由萧廿来带,是最为合适的。

这一点二人都心知肚明,萧瑞承叹了口气,道:“此事我自会从中斡旋,弃真司是酷吏之地,我不希望你牵入过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