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页(1 / 1)
('
至此,朱由检才稍稍高兴了一点。祖大寿将皇太极击退,这完全就是在给袁崇焕加分。见眼前的危机已经解决,朱由检也开始重新审视起袁崇焕起来。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对袁崇焕的杀心稍稍有所收敛。最粗的打算是将袁崇焕贬为庶人。可是当时的内阁大臣温体仁和兵部尚书梁廷栋却因为私心而像致袁崇焕于死地。梁廷栋作为兵部尚书,之前在辽东守城的时候就和袁崇焕多有不合,并且因为嫉妒袁崇焕在辽东立下的战功,所以没有打算放过袁崇焕。而温体仁则是官僚集团的代表。因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毛文龙之前在皮岛的时候,不管是走私还是虚报军饷都和朝中的官僚集团有联系。不管是朝廷拨下来的军饷还是毛文龙走私得到的利益,都是要和朝廷里面的那些老家伙平分的。也就是说,毛文龙是大明朝廷里面一些老家伙的钱袋子。而袁崇焕却不开眼的直接将毛文龙给杀了,断了他们的财路。所以,这些老东西也想要弄死袁崇焕,然后再推举一个听话的人过去,继续搞钱。虽然这个时候的袁崇焕还在大牢里面,但是这个时候的朱由检却并没有打算杀掉袁崇焕。他最想杀袁崇焕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内阁的那些老东西却跳了出来要弄死袁崇焕。以内阁大臣温体仁和兵部尚书梁廷栋为代表,很快就有人开始弹劾袁崇焕。说袁崇焕私通外敌、目无王法、阵前擅杀主将。总之,能够给袁崇焕罗列上的罪名他们全部都给罗列了上去。一时间,整个大明朝堂无数朝臣附议,对袁崇焕进行弹劾。上书朱由检要求诛杀袁崇焕,甚至他们都已经将袁崇焕通敌的证据都找了出来。朱由检本来就对袁崇焕已经起了疑心,打算弃用。既然现在这么多人跳出来弹劾袁崇焕,那朱由检也没有阻止的理由。因为弹劾袁崇焕的罪名是私通外敌、意图谋逆,并且还有人附上了证据。所以这件事情闹得很大。朱由检安排了三法司对袁崇焕进行会审。……第047章 朱由检的嘴还是硬啊三法司对袁崇焕进行会审的时候,袁崇焕就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目的了。说白了就是想要弄死他罢了。因为袁崇焕在辽东镇守的时候,的确是得罪了不少朝中的大臣。不管是在辽东防务问题上,还是在一些人的利益上。因为袁崇焕的出现,都让不少人受到了一些损失。而袁崇焕本人又不是那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他一直都觉得只要朱由检相信他就行了。所以,对于大明朝臣的关系袁崇焕也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导致了后来明里暗里得罪了不少的官员。现在袁崇焕被打下了大狱,自然是有人想要弄死他的。什么私通外敌、意图谋逆的罪名都给他扣上了,这些人的目的简直就是不言而喻。听着三法司指控自己的那些罪名,袁崇焕不置可否。他又不是傻子,这些罪名他怎么可能认。但是对于擅杀毛文龙一事,袁崇焕还是忍了下来。并不是迫于三法司的压力,而是袁崇焕自己事后也觉得直接将毛文龙杀了好像是有些鲁莽了。而且看朝中百官的架势,不弄死自己是不打算罢休了。估计到了后面不管怎么样也会给自己扣上一个罪名。既然这样,那还不如直接认下了擅杀毛文龙的罪名。至少这个罪名比起私通外敌、意图谋逆的罪名要好上了不少,也好听了不少。在袁崇焕自己看来,就算是认下了擅杀毛文龙的罪名也不至死。因为毛文龙已经死了,他可是还活着的。辽东那边的局势还是需要靠他,需要他来主持大局的。并且,毛文龙的屁股本来就不干净,一查一个准。毛文龙在皮岛上的所作所为,朝廷里面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所以,袁崇焕觉得毛文龙杀了也就杀了,本来就是个贪赃枉法之人。刚好他那个时候也决定用毛文龙来立威。当时的朱由检也没有多说什么,袁崇焕本来还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没有想到,朝廷居然是秋后算账。直到这个时候才提起了这件事情。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袁崇焕知道自己是不能善了了。不过他还是对朱由检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因为当初的朱由检对他确实是极其的信任,而且他也从锦衣卫的诏狱移到了刑部的大牢。所以,在袁崇焕的心中还是对朱由检有着那么一丝幻想的。袁崇焕甚至觉得自己不但不会死,朱由检还会重新启用他,让他来坐镇辽东,全面主持辽东的大局。所以,在面对三法司会审的时候,袁崇焕还算是淡定的。面对三法司给他定下的罪名,袁崇焕虽然说不清楚但是他也懒得说清楚。他只知道,这最终的一切还是需要由朱由检来做最后的决定的。相信朱由检也不会杀了他。说他袁崇焕私通外敌、意图谋逆这种鬼话,只有傻子才相信。可是袁崇焕还是失算了。虽然不知道朱由检是不是怀疑他谋逆,但是朱由检最终还是同意了处死袁崇焕。最后,三法司对袁崇焕定叛国罪,判处斩首。朱由检见到这个结果之后,驳回了三法司的要求,发回重审。第二次,三法司对袁崇焕又更换了罪名,这次是谋逆罪和大逆不道之罪,判处凌迟。朱由检见到这个处理意见之后,又一次的驳回了三法司的审理结果。这下,三法司的人也犯了难。他们也不知道朱由检对袁崇焕的最终态度。最后,在三法司的诸多人精研究之下,他们觉得朱由检还是想要弄死袁崇焕。不然朱由检也不会将袁崇焕给打入大牢。第一次的判处斩首,可能是朱由检叛的太轻了。第二次的凌迟,可能朱由检觉得正好合适,但是他自己又不好意思给袁崇焕定罪。毕竟袁崇焕可是他朱由检自己提拔起来的,在最初也是十分的信任袁崇焕。而且袁崇焕在辽东地区其实做的还不错,收复了很多失地。现在如果要让朱由检给袁崇焕一个谋逆的罪名,就有些太说不过去了。这就是在打朱由检自己的脸。朱由检一手提拔了一个包藏祸心、意图叛乱的袁崇焕,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所以,第一次判决的结果朱由检不能够答应。出于各种原因,朱由检怎么的也要推脱一下。说白了,就是想要将杀掉袁崇焕这个事情的责任推给他们三法司,朱由检自己不愿意担。所以,朱由检才会不停的推脱。为的就是显示他自己对袁崇焕最后的挽救,他其实不愿意杀袁崇焕。但是三法司却给出了合法、合理的判决,他朱由检也是爱莫能助。想通了这一点,三法司的人当即就又维持了先前的审理结果,判处袁崇焕凌迟。随后,三法司的人将这个与之前一模一样的审理结果送呈到了朱由检的面前。这次,朱由检果然点头同意了。崇祯三年,八月十六。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全家老小全部流放。袁崇焕最终悲惨的哭叫了半天后痛苦的死去,死在他一直效忠的大明朝廷的脚下。朝廷给袁崇焕定下的罪名也是私通外敌、意图不轨,并且昭告天下。有了大明朝廷的背书,那就等于是坐实了袁崇焕谋逆了。也就是等于大明朝廷官方都承认了袁从焕早就和后金勾结了。这一昭告天下可不得到,当即就引起了无数百姓的注意。偏偏这个时候还是皇太极刚刚从北京城下退兵不久。不管是北京城外的百姓们,还是北京城附近州县的百姓们可没少被皇太极的军队给蹂躏。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