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0章 经济与党争(卅三)畜力铁路(1 / 2)
第2270章经济与党争(卅三)畜力铁路
高务实要给这个兵工厂冠以皇家之名,其实也是有一定用意的。这倒不是非要学西方的命名习惯,而是一种透明化尝试,久而久之会有利于舆论监督。
当然,也不止是透明化,就像他也给军事学院命名为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一样,这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建立一种思维:军事力量属于皇家。
这倒不是故意拍皇帝的马屁,而是高务实认为军队必须有一个明确效忠的对象,否则就容易出现军阀化倾向。现在不可能指望大明的“封建军队”能有效忠人民的觉悟,那就明确效忠皇帝好了,这你们总能“理所当然”吧?
虽然理论上来说,现在他高务实自己恐怕就是最军阀化的势力头子,但他也有自己的自辩:我的私兵在南疆,不在大明本土占据“地盘”。本土虽然也有很多武装家丁,但他们依赖的是京华的商业收入,而不是割据着某处“地盘”。
本着透明化的原则,将来高务实还打算让皇室的一些产业也按照京华的模式进行企业改革,然后各自冠以“皇家”之名,接受士林民间的舆论监督——当然这样一来文官朝廷也更好监督它们了。
同时,天家还需要搞一些慈善机构,比如什么“大明皇家慈善总会”之类,由皇室出面,牵头去做一些冠冕堂皇的慈善义举,同样也有利于天家在民间保持良好的声望,从而加强大明国内的凝聚力,强化“皇帝永远是好皇帝,即便出了坏事也一定是皇帝身边有奸臣”这一朴实思想。
这件事本身没什么难度,因为内帑已经比较富裕了,朱翊钧又因为大明国势蒸蒸日上而变得越来越在意名声,如果能花点小钱买名声,皇帝是不会拒绝的。
现在高务实让犹豫的是这个慈善总会由谁负责。按照以往的规矩,这活儿肯定是交给内廷,比如司礼监来挑头。但当初高务实和刘馨提起此事时,刘馨建议这活儿交给皇后——哪怕是挂名也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