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9章 经济与党争(卅二)大明皇家兵工厂(1 / 2)

加入书签

第2269章经济与党争(卅二)大明皇家兵工厂

一听这话,高务实就有点头皮发麻了,赶紧道:“皇上,爵赏一事不妨迟些再论,当务之急还是先将万历三式火枪定型,此事事关全军战力,也是臣今日在此打靶的缘由。”

朱翊钧诧异道:“你这不是定型了吗?”

原来在皇帝看来,高务实都已经拿着枪在靶场试射过了,而且射击表现优秀,那自然就已经算“定型”了。至于刚才讨价还价那些话,那就只是谈个价钱,不影响枪支本身的定型。

这显然是皇帝没弄清楚高务实主导的新商业模式。现在的商业模式属于需求导向型,也就是先确定了订单,再安排生产。订单没确定之前如果安排生产,万一造出来卖不掉岂不是亏大本?

这就是为什么京华的内河航运在长江沿线极其发达,以至于江南地区大范围改稻为桑这个过程高务实根本不去干涉——因为湖广的粮食在疯狂扩产,然后转运供应了江南。那么,湖广为什么以前没有疯狂扩产,现在却愿意扩产了呢?当然是因为粮食运得出去了啊!

以往运输,路途中就损耗了大半,最后哪怕能在富庶的江南卖出高价,最后一合计,得嘞,根本没赚几个钱,那谁愿意扩产?现在航运发达了,长江上千帆百舸川流不息,运输成本和运输损耗大幅下降,湖广的粮食卖出去有得赚,当地人不管是地主还是小自耕农都有了强烈的扩产意愿,自然就会去开垦原先觉得不太行的土地,同时进一步精耕细作提升产量。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比朝廷统一调度肯定要慢很多。但是没关系,高务实知道这事儿急不来,而有了前三十年的底子,高务实现在也不用担心大明忽然暴毙了。因此,时间久点就久点吧,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行稳才能致远,大明等得起。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年头没有火车。举个例子,想把陕西的货物卖到海外,你怎么弄?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它不仅脾气差,运输能力也远逊于南方的长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