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页(1 / 1)
('
不知怎的,即便他知晓全部内情,心中还是有些许空落落的感觉。
果然,这世上的一切一旦习惯了拥有,某日骤然失去,便会感到不适于不习惯——也不知是福是祸。
萧廿想着,顺吉已经进来替他更衣。朝服的制式繁琐複杂,他不得不依靠旁人的帮助才能穿戴完毕。
“他人呢?”
这个他指的是谁,顺吉自然知晓:“回殿下,世子已去东宫当值,半个时辰前便去了。”
萧廿没说什麽,而是走到桌边,看着桌上的早膳,出自谁手自然不消多想。顺吉没说,多半就是颜宁北吩咐过不要多言,他便也没有开口询问,而是直接就吃了起来。
吃着吃着他忽然想:若是哪一日忽然没了这口早膳,他会不会就不想吃了?
就爱抱大腿
早膳的味道再如何绝美,萧廿也没有时间多享受,毕竟他还得去早朝。
这日的早朝和往日一样,萧冰琛和于冰没有什麽进展,曦晟帝问了萧廿有关昨夜的事情。因为人才全部抓回去,司刑官还在审中,暂时还没有结果。
除却这些,便是最近江南的事情。刘本善的産业归入了萧廿名下,他做着和以往一样的事情。过去这段时日,江南各处因为龙骨链锁发生的乱象已经基本平定。倒是有一件事情,是关于镇南侯顾锵淮的。
“父皇,儿臣现已查明。弃真司小桥城分舵舵主顾明,确为镇南侯顾锵淮失散多年之长子。而其妹,已故去的顾楠,则为镇南侯之长女。”萧廿说道。
小桥三姐妹的事情曦晟帝已发过诏书布告天下,表彰其事迹并严惩了徐家相关人等。但这其中如此的隐情,曦晟帝摸着胡子说道:“他父子二人如今可曾相认?”
“不曾。”萧廿道,递上折子,“父皇,这是顾明与儿臣的书信,其中写明了当年镇南侯如何抛弃他们三人,导致其母亲惨死。若非甄香英所救,他兄妹二人早已不存于世。”
“父皇,镇南侯膝下无其他子女,顾明便是如今的镇南侯世子,如此来看,他倒是不适合再留在弃真司了。”萧琌之走出来说道,“但儿臣以为,顾氏父子二人虽有血亲却无情谊,若是强行让顾明回到镇南侯身边,怕是会加剧其父子二人的矛盾。”
这话虽说得没有问题,但在在场的一衆读圣贤书长大的臣公看来,可谓是相当大胆了。
当场,便有人站出来反对:“宁王殿下此言不妥吧!百善孝为先,纵使镇南侯有错在先,但他也是顾明的父亲。您不让顾明与其相认在其膝下尽孝,而是明知高堂在家而不回,此举,有违我大兴孝道!”
萧廿欲要开口,却忽然意识到他自己也是在外漂泊多年才回来的。此刻,他若是支持宁王,便会与自己的在政治上所站的立场不同,且易以引起曦晟帝的猜忌。况且,更别说还有文德皇后之事。
但若是不支持宁王,便是将顾明往火坑里推。
萧琌之站在他前面一些的位置,面上表情看不清。闻言,他便回头看向这位大人,道:“大人此言差矣,那若是,父母人面兽心,德不配位,难道说,做子女的还要尽孝和助纣为虐吗?”
“宁王殿下莫不是在夸大事实?且不说别的,就说镇南侯父子,镇南侯为人我等最为清楚,断然不可能是您口中的那种人!况且,父母生养之恩,又有何愁何怨,值得如此斤斤计较?”
这话自然引得衆人赞同,无论是否与这位大人是政敌的,都是如此。倒是前面几位皇子皇女,神色都有些微妙。
曦晟帝闻言,扶着额头的手放了下来,看向下面的人,开口道:“林尚书,卿乃刘公门生,对此可有何看法?”
“臣以为,如今顾明既已找到生身父亲,便当回到其膝下尽孝。何况,他若回去,便是镇南侯世子,比起区区一个舵主,好得太多。”
“朕自然是愿成人之美。可惜,前几日晋王还在与朕说弃真司人手不够,朕便下诏让小桥城那个徐雅入了弃真司。”曦晟帝摸着胡子,看向萧廿,“晋王,让顾明离开弃真司,你可舍得?”
舍得不舍得的,他也没有做主的权力!萧廿道:“但凭父皇吩咐!”
“那此事便如此了,拟诏,着顾明卸去舵主职务与一干公务,认祖归宗,封其为镇南侯世子,不日入京,朕欲委以重任。至于分舵,暂由徐雅代理舵主一职,新任舵主人选,由晋王确认后呈报上来。”
“陛下圣明!”
朝会散后,萧琌之还是独自一人走着,这边四位聚在一起,就听萧冰琛道:“三哥今日是怎的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也敢讲!父皇脸都要黑成炭了他还讲!”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