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建烈士陵园!立碑三十万!(1 / 1)
第436章 建烈士陵园!立碑三十万!
自从凌云阁设立之后,朝野上下讨贼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无数将士们都磨拳擦掌丶等待出兵之日的到来。
所有人都期盼着能在此次战争中建功立业,登上凌云阁丶封候拜将,留万世名。
而在此期间,朝廷也在为出征而积极准备着。
大量的粮草丶兵马丶军械被运输到前线,水师的战船也在昼夜不停地建造当中。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丶说短也不短,但相对于备战来说还是有些紧迫的。
刘协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闲着。
大战在即,他越发频繁地出宫去军中视察丶鼓舞士气,并且时常出宫探望那些阵亡将士家属。
这麽做既是为了树立起天子亲民的形象,也是为了激发将士们为国征战的决心。
不过在多次出宫去探望后,刘协发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于是特地将郭嘉丶诸葛亮等人全都召入宫中进行商议。
未央宫,宣室。。
「参见陛下——」
郭嘉等人进入大殿后,齐齐唱礼道。
刘协正在龙案后面处理奏摺,闻声头也不抬地说道道:「这又不是朝会,无需如此拘礼。」
「来人,赐座。」
马上便有宦官为他们奉上坐垫。
而刘协还在处理奏摺,看样子是想先把手上的事情忙完了再和他们谈。
郭嘉他们也都耐心等待着刘协忙碌。
他们都感觉天子自从去军中视察多了后,发生了不小的蜕变,说话办事都更加乾脆利落丶有种军旅行伍中的果断。
毕竟在军队中效率是第一位,上到主帅下到士卒面对军令都不能有任何犹豫与拖泥带水的,都需要干练。
将手里最后一份摺子批示完后,刘协放下手中朱笔,然后端起一旁的参茶饮了一口,这才看向郭嘉等人。
「现如今大战在即,为了激励将士,朕这些天来都时常出宫视察,此事尔等也都知晓。」
刘协开门见山地说道。
法正点点头,随后颔首赞道:「陛下心系士卒丶甚至亲自前去阵亡士卒的家中探望,百姓们都在盛赞陛下仁德……」
但是法正还没说完就被刘协打断了。
「孝直,你什麽时候也学会了这一套了?朕召你们来不是要听你们说好话的。」
刘协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
法正闻言脸色忍不住为之一红。
其他大臣们见状都不禁莞尔,随后贾诩开口为法正解了围:「陛下此番出宫视察可是发现了什麽问题?」
天子这段时间时常到军中还有烈属家中探望,既然提到这方面的事情,那就说明和此事有关。
刘协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对众人说道:「朕这半个月来视察了阵亡士卒家属共计七十九户。」
「其中有二十八户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与年迈老人;而还有三十一户家中除却老人以及遗孀寡妻外,再无子嗣。」
「有的家中兄弟二人尽数战死疆场,只留下寡妻与老父母而没有后代存留,也就是说他们全都绝后了。」
刘协的言语十分直白明了。
而听到他的话后,众臣都面面相觑,这些事情他们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不明白天子此时说这个的目的是什麽。
那些将士们阵亡了,朝廷所能做的就是赡养他们的父母直到老死,而且大汉对阵亡将士的待遇和抚恤已经是有史以来最为优厚的了。
但绝后这种事情他们真没法解决啊。
「陛下,这种事情臣等也是无能为力,总不能由朝廷直接发个孩子给他们。」
司马懿颇为无奈地说道。
虽然很为那些将士们感到遗憾,但这也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最多只能在以后募兵时挑选那些有子嗣存留的青壮参军。
但已经阵亡的那些将士们就没办法了,即便知道这个问题存在也无法解决,这是根本避免不了的事情。
「朕不是这个意思。」
刘协微微摇头,随后拿起朱笔在手中转动把玩,望着它说道:「朕曾在一本古籍里看到过一段话,说人一共会经历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肉身上的死亡,彻底陷入到永恒的沉眠中;第二次是身份上的死亡,也就是在入棺下葬之后。」
「入棺下葬,这代表着在所有认识你的人心中死了,这是第二次死亡。」
刘协自言自语道,让众臣都是一愣。
这种死亡的说法他们还是头次听说,十分新鲜,但仔细想来却很有意思。
「陛下,那第三次死亡是什麽样的?」
诸葛亮主动开口向刘协问道。
刚刚刘协说了两种死亡的方式,肉身和身份上的死亡,那第三次死亡又是什麽?
「第三次死亡麽……」
刘协停下手上的动作,然后看向面前的众臣,沉声道:「第三次死亡,就是当最后一个知道你的人将你遗忘。」
「此后世上将不会再有任何你存在过的痕迹和证明,也不会再有人记得你,就像是一颗尘埃消弭于天地。」
众臣闻言全都不禁为之色变。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如果他们死后被也人遗忘,那他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麽?一切又有什麽意义?
一想到那死后的永恒寂寥与空虚,他们心中便忍不住颤栗。
然而刘协的言语依然未停,幽幽地说道:「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在取得财富权势后的最终目标,无不是为了青史留名丶努力让自己在这世间留下痕迹,在史书上占据有一席之地。」
「为什麽?说到底就是畏惧,畏惧自己的存在没人记得丶只剩一抔黄土。」
「在座的诸位爱卿以及朕在内,无论日后如何,都能在史书上留名丶被后世人所铭记,指着我们的名字颂念我们的功绩与种种成就丶流芳百代千秋。」
「但是那无数为我大汉阵亡的将士丶作为我大汉崛起基石的他们却只能被遗忘于历史,甚至在父母等亲眷死后都不会再有人去祭奠他们。」
「这难道不是一件莫大的悲哀麽?」
在刘协说完之后,在场的众臣脸色都变幻不定,充满了无比的复杂之意。
他们现在理解了刘协是什麽意思了。
「那……陛下是如何打算的?」
郭嘉抬头看向刘协,正色地问道,他也觉得这个问题是要认真对待。
众臣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协。
只见刘协肃声说道:「我大汉有猛将无数丶锐士万千,这些将士自是骁勇无敌,也愿意为我大汉而死战。」
「但是我大汉之强不单单是靠他们,更是靠无数无名士卒的鲜血铸就!」
「只要有战争,他们便无法避免一死,但至少要让他们死得其所,死有其名!」
「诸君以为然否?」
众臣闻言面色皆是一肃,重重点头应道:「理应如此!」
于是刘协眼神变得锐利了起来,掷地有声地道:「朕欲将皇陵后山作为我烈士陵园,于其中立三十万无字碑!」
「死一人,便刻下一人之名!」
「不仅仅是军中将士,若朕不能收复大汉江山,那麽等朕殡天之后,便在上面刻下朕的生卒年日,不必将朕葬入皇陵,直接与我大汉将士同地而葬!」
刘协的声音充满了无穷的坚定!
群臣听完以后,全部被这一项计划给震惊到了——烈士陵园丶三十万无字碑。
这是何等惊人的设想!
在这一刻没人开口反对,所有人只感到无比的热血沸腾!
诸葛亮丶郭嘉丶司马懿一并上前开口:「陛下,这烈士陵园中亦当有臣等一块碑!」
他们知道这是一项无比庞大且没有回报的工程。
但是那又如何?
只要这三十万丰碑立了起来,大汉的国魂也当就此凝聚!且永远不可磨灭!
这比什麽金银财帛都更加珍贵!
刘协缓缓压下胸中的意气。
早在当初第一次见到大汉士卒战死疆场丶无数尸体被送入大坑焚烧之际,他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想法。
那些将士们可有家人?可有子嗣?
若他们的家人子嗣死后还会有人记得他们丶每逢佳节去祭奠他们吗?
大汉崛起的过程中又有多少这样的无名之辈丶被人遗忘的英雄呢?
这个念头在这段时间来视察了多户士卒亲眷后变得更加强烈,让他终于下定决心!
他要为大汉无数将士立下丰碑!
他要让他们死得其所丶死后有名!
他要让他们的名字随着大汉的荣光而传递万世丶照耀千秋!
「不过陛下,建立烈士陵园丶为阵亡将士立碑,这一笔开支是不是有些过于庞大了吧?」
杨修迟疑片刻,有些煞风景地说道。
虽然他也觉得要是能把烈士陵园建立起来,对于凝聚军心而言有着非同凡响的效果,可这开支不小啊。
刘协说道:「此事朕已经考虑到了,朕那笔修建陵寝的开支不是还没用麽,就拿来修建烈士陵园,立无字碑。」
上次本来打算拿这笔钱去赈灾,不过后来有张合袭击羌人王庭的缴获后,这笔钱就闲置了。
现在刚好用上。
而且用修建陵寝的钱去修建烈士陵园,也算是适得其所。
杨修点点头,不再多言。
刘协再次将目光投向诸葛亮,说道:「孔明,此事就交给你去负责了。」
诸葛亮心中一凛,正色道:「请陛下放心!」
……
很快,修建烈士陵寝的消息就传开了。
这是继凌云阁之后的又一大决策,消息一经传开后,瞬间就震惊了整个朝野。
为所有阵亡将士在大汉皇陵的后山立碑,这是何等庞大的手笔?!
不管是何时战死的大汉士卒,只要其家人亲眷或者后代向当地官府进行申报,然后在皇陵后山上立下一道碑。
而那些战死的丶没有后代的无名士兵则统一立下一道巨大的丰碑以做祭奠。
但比这更令人震惊的是天子在诏令当中对天下百姓做出的承诺!
那就是让每一位将士都死得其名!死得其所!
他们的名字将被永远铭记!
不仅如此,天子也将为自己立下一道碑,若不能讨贼成功,死后便将与所有将士同葬丶不入皇陵!
消息传开后朝野为之震动。
而无数阵亡将士亲眷们无不为之痛哭流涕,甚至是向着皇都长安方向跪地叩首。
「我儿丶我儿你看见了吗!你是大汉的英雄啊!你要被立碑了!」
「这就是我大汉!陛下定当扫灭逆贼!」
「呜呜呜我的儿啊……你在天之灵终于可以安息了,有那麽多英魂陪你,你一路上不会孤单了,呜呜呜……」
「我儿死亦无憾!」
……
这一则诏令在百姓中反响极大。
大汉上下不知道有多少参军的将士,要麽是家中独子丶要麽是尚无后代。
他们死了后家里基本上就绝后了。
而一旦等到父母死去,便不会再有人记得他们,他们也将彻底被遗忘。
现在天子在皇陵的后山上为每一位将士都立下一块碑,便让每一位阵亡的士卒能得以安息!
对于绝大部分父母以及参军的士卒来说,这比任何抚恤都要珍贵!
这个立碑工程迅速便施行了下去。
刘协亲自为将士们的立碑之所取名为大汉烈士陵园,并且第一个立下了自己的碑,先在上面先刻上了他的名字。
只要等到他死后上面,就会再度刻上生卒年月,与其他所有将士一般无二。
修建大汉烈士陵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但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从四面八方丶不远千里赶来帮忙。
要麽就是背着石料而来丶要麽就是自带乾粮银钱,无偿做徭役建设烈士陵。
而有钱的富户家族们也都踊跃捐款,哪怕是再吝啬的人在这种时候也慷慨了起来,只为了烈士陵的修建。
而这些消息也迅速传到了天下各郡。
并且引发了很大的震动。
「陛下为所有将士修建烈士陵寝,而且还在其中立下自己的碑……这是何等的胸怀气魄!」
「当今陛下实在是雄主!」
「实在是惊人啊!」
「凌云阁丶烈士寝,大汉将士千千万,多少铁衣裹枯骨……雄哉!壮哉!」
「这才是真正的天子气魄,那伪帝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此番朝廷南下必将灭曹贼丶擒伪帝!」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