糙汉家有俏夫郎(44)(2 / 2)
哦?向北当时替家中人去服兵丁,边境之战应该也得了不少的军饷带回家中,再加上他甘愿入赘唐家得来的聘金五十两,想来应该也还够了。
唐晓福看着赵么么心虚,四处乱转的眼神,勾起一抹冷笑,看一下站在一边的赵老大。
你也看到了赵么么偏心小儿子,如今向北不在家中,日日后他们三房敲骨吸髓的对象,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赵么么腾的就站起来。
你胡说八道,你滚!他赵家不欢迎你们。
唐晓福似笑非笑的看着赵么么,又看向赵老大身后那几个孩子勾勾嘴角。
是我胡说八道吗?前几天我可听说,您可是找了媒人去柳家,打听他那个傻儿子了。柳家。可是早有放话愿意出三十两银子,给儿子聘个夫郎。
赵老大的夫郎,胡适顿时脸色大变,将自家大哥儿抱在怀中。
如受伤的猛兽,狠狠的看着赵么么,声嘶力竭的喝道:我告诉你们,以后大哥儿的婚事必须由我点头同意!谁若擅作主张,今儿就算拼了命,不要我也要跟他同归于尽。
胡氏转身恶狠狠的看着赵老大。
分家现在就分家,如果今天这家分不了,我就带着儿子和大哥,回娘家,日之后咱俩就合离!!!
说着胡适就拽着小儿子和大哥,转身回到屋里面,叮叮咣咣,看样子是在收拾东西了。
赵老大这会儿听了唐晓福的话也是面色不定。
赵么么这会儿完全就慌了,根本管不了小儿子,连忙扑到赵老大身前哭道:老大呀,你可别听他胡说,姆么是最疼你的,也最疼我大孙子了。我根本没有想江大哥儿嫁给那个傻子。
赵老大扯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双眼直视赵么么。
没有吗?前几天您还说要给我家大哥找门好亲事找户好,人家吃穿不愁。
赵么么顿时脸色大变,跌倒在地又是拍大腿,又是挠地的哭嚎,
只想凭借这些老套路让两个儿子臣服,不再闹分家,但是这次貌似不管用了。
唐老大面无表情,双眼赤红,放不下了决心,声音冷淡的说道:找村长和祖老吧,分家,您二老若想跟着我,这主宅我就要两间。如果您跟着老三这主宅,我就要一间。土地平分,您和爹年老之时该多少孝敬粮食?老三家出多少我家就出多少。
他们这会儿满眼是泪,又是恳求,又是哭嚎,这时候分了家,他还怎么当家?
以后岂不是要看着儿子夫郎的眼色过活。
唐晓福刚才早就使个眼神,让赵向北去请村长和祖老,这会儿所有人都来了,容不得赵么么反悔。
待村长他们来到,赵向北直接上前蹲在赵老三身边,双手抬起他的手臂,微微一推。只听咔嚓一声,那手臂脱臼处就接了回来。
唐晓福唇角轻勾,朝着村长众人行礼,笑眯眯地看着赵么么。
看来您家有事,我这个外姓人就不好在了,向北我也带走了。
赵么么抖了一下,这会儿他是真的有些害怕唐晓福了。
第95章 过年
唐晓福扯扯嘴角,拽着赵向北的手腕,转身离开,只把赵家的这些喧嚣抛出在脑后。
只怕经过这件事之后,短时间之内,赵么么是不敢打扰他们两个。
对方毕竟是赵向北双亲,唐晓福也怕他心中有碍。
刚才他们那般欺辱你,我实在是看不过去。我倒是不反对你对双亲接济一二,只是莫要让他以为这东西来得太过容易,我怕升米恩,斗米仇,他们为难你。
赵向北握住唐晓福的手,与他十指相扣,点了点头。
你放心,我自然知道你心中是为我好。我有你和姆么,爹爹这些人做亲人,其实已经够了,他们与我关系不大。
刚才唐晓福小小的身影档在自己面前,掷地有声的说话,抚去了赵向北心间沉甸甸的乌云。
他真的有家了。
有唐晓福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别看李氏不出门,但是这村里的八卦,就没有能逃出他的耳朵的。
两人回来,李氏安慰似的抓了一把花生塞在赵向北手中。
别放在心上,他们就是一时没想通,等到过些年,自然就后悔了。
赵向北扯开个笑容,捧着还有些热的花生,点点头。
谢谢姆么。
李氏确定赵向北无事后,这才露出个放心的笑容。
招呼上了唐晓福一起去炒花生,炒瓜子。
年夜饭要用到的卤肉,这会儿也咕嘟咕嘟的煮了起来。
唐晓福偷偷往李氏煮肉的料包,里面放了不少的调料,包在布包当中,直接一起煮。
这会儿肉的香味完全被激发出来,馋的人直流口水。
王仪那馋人,早就上灶间晃了好几回了。
无奈这肉在锅中并未熟,他只能不甘不愿的抓了把花生回到屋中。
宝哥儿今儿换了身枣红色的新衣服,白白胖胖仿佛一只可可爱爱的小红包。
唐晓福给他穿的暖暖和和,坐在灶间离灶台还有一些距离的位置。
小孩儿就乖乖坐在小凳子上,晃着小腿儿吃糕点,别提多乖巧了。
团哥儿如今月份浅,正是要紧的时候呢,想出来帮李氏干活,李氏没同意。
只是让他闲来无事给家中众人新做的袜抹上绣上小字。
这是本地的一种祈福习俗,将一些代表霉运和坏运气的话,绣在鞋底,寓意着新年踩踏而过,来年平平顺顺,无灾无难。
团哥儿虽说刺绣一道没有天赋,但是到底跟吴么么学了许久,绣几个字,还是不在话下的。
今儿年夜饭,家家户户都是格外丰盛的。
唐家今儿餐桌上红烧肉,鸡肉炖土豆,蒜泥白肉,清炖羊肉萝卜汤,配上几道到青炒的小菜,再来上大半盆凉拌菜。
这年夜饭可谓是十全十美,破天荒的李氏大方了一把,家里边的主食都是白米饭,白馍馍。
除夕当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的饺子,那也是猪肉葱花馅儿的。
李氏特意选了几个崭新的铜钱,洗了很多遍之后,包在饺子里面。
谁吃到,铜钱就寓意新的一年财运亨通。
夜色深沉了,但是家家户户都有烛火,院外村中各处都有红灯路,异彩连连,
唐老爷子跟唐老大一起,给家中各位祖先和神明上香上祭品。
唐老二带着唐老三到门外放炮,一家人围坐一桌,其乐融融。
王仪这个钱串子,盯着饺子吃,就想吃到带铜钱的饺子。
也不知是他运道背,还是怎么的,吃了十多个,依旧没见到那铜钱的饺子。
唐晓福在旁边看乐乐的直捂肚子,大不过大过年的,不想跟他吵嘴,只能闷头狂吃。
年夜饭的酒,那可是唐老大提前从县城买的。
唐晓福也尝了一杯,辛辣酒液下肚,醇厚微辣,入口回甘,顿顿时就觉得脸和耳朵都有些热。
这一年家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好在岁末年中,唐家人都整整齐齐,健健康康的围坐在一起。
唐家也添丁进口,别提多开心了。
最小的宝哥儿,得了每个人一个压岁红包,抱在怀里面,乐乐的咯咯直笑。
不过小孩子熬不了夜,吃了点东西之后,就靠在王仪怀里,呼呼大睡起来。
唐家也几个举杯痛饮,赵向北心中开怀,更是频频举杯,只把个唐老二喝的满脸通红,已经醉的不成样子。
不过这人酒品好,醉了就知道抱着自己家夫郎,傻呵呵的笑,给那位出生的孩子起名字。
从铁蛋儿,富贵儿,发财,再到红哥儿,蓝哥儿,一应颜色不胜枚举,可见是真的喝多了。
只把个团哥儿整的哭笑不得,与家中双亲告了罪,这才在唐老三的帮助之下,将个醉倒的唐老二搀扶回屋。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