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暗卫有点甜(42)(2 / 2)
双方人那也是下了死力气,在不见兵刃的朝堂之上,也是硝烟弥漫。
这场冲突来的又快又急,尽管赵晋事先做了准备,但是北方边境处还是几处城镇,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骚扰。
这些北蛮人都是游牧民族,骑着马到边关一通双杀抢掠,劫掠了女人,粮食和财务,就直接离开。
等到守备军闻讯而来时,早已人去楼空留下满地尸骸。
赵晋身在别院,但是每隔三日就能收到前方递来的消息,能看到暗十二的亲笔书信,他也略微的放心下来。
六千人马到达柳树县,与当时正在攻城的北蛮人发生了不小的冲突,而援军手中此时代的火器,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冷兵器在热武器面前简直就是全面的压制。
短暂的冲突之后结束的特别快,被蛮人策马跑去守备军,驻扎在柳树县当地百姓重建家园。
并且迅速整合资源重建防御工事,被满人随时可能再杀回来,到时就不会这么轻易的被吓走。
但这仅仅就是一个开始被蛮大部队随后就会压入边境,双方冲突一触而发。
暗十二跟杨一峰在柳树县苦守城池抵御外敌,直到二十天天左右,大军这个才姗姗来迟,为首将领正是大皇子一系,是当今皇后的嫡亲弟弟。
这场与北蛮人在边境的战争持续了两个月之久。
赵晋在东林别院十分思念暗十二,几次想要亲身去柳树县接回他,都被自己忍住了。
而暗十二写回来的抒心意,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着实让赵晋担忧,但是从各方送来的邸报也能看出这场战役即将结束,大齐朝的军队大获全胜。
大皇子一系的人欢呼雀跃,而这其中暗十二和杨一峰在最开始援助立下的功劳,却悄悄的被大皇子一系收入囊中算作自己的功劳。
赵晋幽幽的叹了口气,大皇子这样薄情寡恩斤斤计较,实在不是一个明君赵晋手中还有些人脉递出去几封信,暗中在兵部那边替杨子峰请的功劳,总算没有埋没了他,这次领兵的功绩。
暗十二骑着高头大马,风尘仆仆地回到别院之时,赵晋早早的等在门前,看着暗十二消瘦不少的脸颊,不由得有些心疼上前。
瘦了,黑了。
第95章 回京
暗十二在这次北蛮侵犯边境之时,也立一下了不少的功劳。
赵晋虽然没有忘了他,但是因为暗十二的身份是他身边的暗卫,皇帝就不可能让他露在明面上授予官职和功绩。
皇帝私下里下了一道旨意,送了些赏赐土地和金银,这些事情也就算是过了。
大军回朝之时得了大胜,沿途必定所有人都欢呼雀跃的欢迎,而这次的将领再回到京都之时,也是大大受到了皇帝的赐镇国公。
大皇子一系瞬间就是烈火烹油下面,众多党羽欢呼雀跃,趁此时机,纷纷上书皇帝,请求皇帝立储。
而二皇子这边同样也是坐不住了,两人现在已经斗得个你死我活,不管是谁上位,另一个人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为今之计只能殊死一搏。
天家争斗,哪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一时之间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派系都纷纷有人落马,你举报贪赃枉法,我举报买卖官位,一时之间,搞得整个朝堂,人人自危。
而这次与北边的战争能够这么顺利的结束,取得如此之大的胜利,火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皇帝更是大肆开展火器司,收罗火药制造火器,想将这一大杀器牢牢的握在手中。
而朝堂中的风云变幻与赵晋并没有什么关系,他对储位之争丝毫没有兴趣,这次带出去的一千精兵都是个中好手,经过严谨的训练虽说也有伤亡,但是大部分都回来了。
赵晋十分心疼,大笔的抚恤金发下去,上好的伤药也不吝啬的用。
暗十二整日吩咐厨房变着花样的做好吃的和补品,只把暗十二瘦下的那几斤肉统统的补了回来。
如果不是暗十二每天坚持不懈的练武,晨起还会跟赵晋一起练养生功法,只怕这会儿就要发福变胖了。
这大半年,赵晋都一直待在东林成,没有外出两人修习的养生功法,又进一步提升体内的气流游走更加快速。
赵晋感觉自己不管从精力还是力气都比寻常人好了一些,这样的改变在暗十二身上就更加明显了。
到此时此刻,如果赵晋再没有发现自家传承下来的养生功法是个好东西,那就是缺心眼儿了。
他每天都拽着暗十二一早一晚的练习养生功法,箱皮内的那股气流不断的壮大,是个体的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外人,赵晋依旧是伪装成体弱多病的模样,降低京中那位帝王的戒心。
而这一年过完腊八之后,却传来了一个让人十分意外的消息,京中董太后薨了,举国皆悲。
赵晋也是经历,当场瞬间脸色惨白。
母后
这个女人从赵晋一穿越过来就对他百般关心,即使用计让自己出了京城,来到东林也是付出全部心力,为儿子筹谋打算。
赵晋这一刻心中锥心般的疼痛,按住胸口用力的喘气,眼前一阵一阵的发黑。
赵晋知道这个是原身的情感,浓烈的化不开的悲伤,仿佛要将他吞没。
暗十二看到赵晋这个样子,也是吓坏了,一把抱住赵晋,单手按住对方的后背,缓缓书生内力,声音焦急。
主子!你要节哀顺变啊,然后娘娘也不想看你如此悲痛,伤的身体呀!
泪水划过了赵晋的脸庞,仿佛觉得一般,怎么忍都忍不住,回想起刚来东林时,董太后为自己做的种种打算,还有留下的先帝那封遗诏,赵晋更加泣不成声。
赵晋和皇帝都是当朝董太后的嫡亲儿子,自然是要回京城发丧的,这点皇帝也不能阻拦。
但是自从出京来到东林封地之后,赵晋对于回京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但是这样的事情,他不能不回京。
赵晋精简行囊,一路快马加鞭,回到京城。回到了那个熟悉而陌生的王府,此刻京城内外早已一片素缟,挂起白布。
赵晋和暗十二这次回京也仅仅是带了几名暗卫,就连随身的小厮孙贺,都被赵晋派出去办事,没有带回京中。
赵晋这边紧锣密鼓的替董太后举丧,等到他回京之时,正好赶上灵柩送往皇陵。
远远的赵晋就看到他的便宜皇兄,如今消瘦憔悴了不少,一双眼睛更加锐利阴沉,看不出喜怒。
他没有来的心里一咯噔。
办完了董太后的事情,全国上下都要为太后娘娘受制。
虽说天子一天待一年,但是作为嫡亲的儿子还是要守孝三月,宫里大小妃嫔婢女,都不得着颜色鲜亮的衣服,每日会在宝寺上香为太后娘娘取祈福。
而办完这些事情之后,赵晋也准备启程回东里了,这些日子每天每夜的不得安眠,头发也是乱糟糟的,人也憔悴了不少,但是如今这副模样正是守制的样子,如若打扮的光鲜亮丽,恐怕会惹人非议。
赵晋这个边吩咐下人整理行装,想要上书皇帝请辞离京。皇帝就传来信儿让他入宫,可见对于赵晋的行踪,宫中那位皇帝是了若指掌,赵晋皱了皱眉心中有些不安。
十二,宫里规矩大,你就不要与我同行了。
暗十二点点头,替赵晋整理身上的正装朝服。
以前主子也进宫,他也是很少随行,都在宫外等候。
可是今儿不知怎么的暗十二就觉得有一些不安,他帮赵晋。整理好衣服,有些踟蹰的说道:主子不如我陪你一起进宫吧,就在外边等您,绝对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不用,你看着他们将行囊整理好。赵晋笑了笑,摇头抱住暗十二宽阔的臂膀,下意识的又加了一句话:不管什么时候,你一定要听我的命令行事,如未见我,亲笔书如信,谁的都不要相信,谁的命令也都不要听。切记不可莽撞行事,一意孤行。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