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暗卫有点甜(38)(2 / 2)

加入书签

暗十二锋锐的眉眼,此刻是柔和温柔的他,他坦然的坐在赵晋身边,为赵晋乘上一碗汤,低声笑道:主子用些老鸭汤暖暖胃。

赵晋呲牙一笑也不客气,端起汤美美地喝了两口,又拿起新鲜的河虾剥皮,放入口中鲜甜弹牙。

这鲜虾好吃,但是皮太难剥。

暗十二见他吃得高兴,索性接过自家主子也剥虾的活计,手脚麻利的将一盘虾子剥干净,露出雪白莹润的虾肉,放在盘中递到赵晋面前。

第84章 火器

两个人一起吃完了饭,赵晋和暗十二一起坐在书房里边,喝着清茶。

赵晋看着手下递来的京中大事小情,这两个月来他虽然没在京中,但是各地的底报和京中的事情都会汇总送到王府来。

傅家的那位小公子终于要成亲了,但是娶的并不是他青梅竹马的那位小姐,而是兵部右侍郎的千金,双方也算是门当户对,成亲当日十里红妆,羡煞京城多少闺阁女子。

但是谁又能知道,这傅小公子成亲当夜公家的那个女孩,就服药自杀了,还好被家中的婆子发现救了回来,但是到底名声坏了,宫家也怕因为这个女儿坏了自家其他女子的名声,日后不好婚嫁,所以把人送到京郊的道观当中,了此一生。

赵晋讽刺一笑,遥想那日,那位傅小公子言之凿凿,要与他青梅竹马的女子长相厮守,如今也不过就是被家中长辈训服务,害得一个女子这一生的名节尽毁。

这傅小公子新婚燕尔,洞房花烛,倒是可怜了那个痴心女子。派个人去把这个消息传进去,既然是青梅竹马一场,自然要哭一哭,这才对得起那女子的情谊。

是。

暗十二停下手中插长剑的手,点点头记下了,如今两人相处越发的融洽,平时里面暗十二不再像往日一般战战兢兢的服侍在赵晋身边,而是坐在他身边,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偶尔练练武地,擦擦兵器,两人坐在一起闲谈,倒也是相得益彰。

赵晋饮了口茶水,找道:这傅大人近日来官可是难做了,上面那位由于他上次隐瞒幼子亲事的事情极为不快,这会儿他为了保住地位,不得不扒上兵部右侍郎,不过这都是徒劳的。

暗十二点点头,将手中擦的正光瓦亮的兵去收,回到剑鞘当中,到铜盆之中洗净双手。

近日来下面传来消息,有一队人马被派往浙州方向,想来是上面那位起了疑心,去那位傅大人的老家调查了。

赵晋点点头:这傅大人也不是什么刚正不阿的人,这么多年自然留下首尾,让咱们在这周的人手回来吧,将查到的证据递给京里来查的人手就可以了,不要被人发现。

是。

放下了京中之后的那些消息,赵晋拿出一个锦盒打开来,里面是各色的珍珠和外邦金银饰品,倒是很有异域风情,相对于这些个金贵玩器,赵晋对于锦盒当中那只黑色手铳倒是格外感兴趣。

将那手铳拿出来,小心地放在桌案之上。

冯瑞阳这几趟海运倒是赚的盆满钵满,你瞧,这东西名叫手铳,填上火药打出的金属弹珠,威力奇大。这样的东西几百米外射杀一人轻而易举,比弓弩威力大的多。

暗十二好奇的接过手铳左右翻看,他之前听赵晋说起过手铳的威力,心中感叹,但从未见过,还有些惊疑不定。

主子,你让下边的人造的是这个东西吗?这金属物件不过半个手臂长短,真有如此威力?

赵晋点点头,接过手铳,拽着暗十二打开书房的暗室,这里能隔绝声音。

赵晋从锦盒之中拿出一个药瓶,里面正是黑色的火药,他将火药填在手铳中,重新上了子弹,然后对着远处的镂空木门,扣动扳机,只听嗵的一声,那子弹飞射而出,重重地打木门上,刷了一下洞川木门,打在木门后青铜鼎上,巨大的冲击力让青铜鼎晃了一下,应声而倒。

暗十二瞳孔一缩,这手铳的威力竟然这般巨大,他连忙起身去查看那青铜鼎,只见那子弹将青铜鼎打出一个深深的凹陷。

这么远的距离,子弹穿过木门还能将青铜鼎留下这么深的痕迹,如果打在人身上,威力可想而知。

这已经完全超过他的认知,如果谁手上有这样的利益器,哪怕是一个绝顶高手,稍有不慎被击中也有丧命的可能性。

主子所说的手铳当真可怕。

这种老式的手铳每一次都要重新填弹药,每次射出一枪之后,枪管都会微微发热,极容易着火。

赵晋挥了挥面前的硝烟味,将手铳放在旁边的桌案之上说道:这就是手铳的雏形了,据冯瑞阳传来的信件,海外之国已经有这样的武器,而我让下边人建造的比这个会好一些,可以连发,但是火药威力巨大,对于枪管枪身要求严格,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虽说这大齐朝在赵晋历史当中压根就不存在,是个平行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发展的历程都是相似的,如今这会儿海外的国家,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手铳的雏形也逐渐的被人们发明创造了出来。

不管是出于自卫还是防护,赵晋都是必要将火气建造出来。

他叹了口气,重新将手中的茶杯放下,有些担忧的看着暗十二。

当冷兵器进化到热武器,人的血肉之躯,哪抵得上这些火器,也不知是该忧还是该喜。

暗十二伸手抓住赵晋的右手,放在掌心为他取暖,声音坚定的说道:十二相信主子自有自己的道理,尽管十二学识不多,但却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他人有强大武力之时,自己也要有能够同等对敌的武力,否则就会引起杀戮与争斗。

赵晋看着暗十二微笑点头,两人一切尽在不言中,尽管赵晋现在派人去研发连发的火气手铳,但那毕竟需要时间,而锋锐阳从海外带回来的这些手铳,被赵晋秘密派人送往沿海,再通过沿海附近打捞渔船,让这手铳的初步形态,送到了当今皇帝面前。

至于皇帝是如何重视,是否要利用现有的这几只手铳进行。制作就归赵晋管了,毕竟到底是皇帝,手中有无数能人巧匠。

赵晋就每天老实在在的呆在京城,不时的进攻,去给董太后侍疾,闲暇的时候就到京郊的各个山庄中散心。

直到山庄种下的那些玉米都成熟之时,各地的旱情这才纷纷传到京中。

果然今年夏天雨水颇少,遇到几十年难遇的大旱,这一季收成的粮食也欠佳,好多地方饿殍遍野,流民无数。

第85章 赈灾

朝廷内外为谁去赈灾吵闹不休,各个派系都想把自己的人派在这个关键的位置,手握大笔赈灾款,想来这应该是个肥差。

一连三天,往日里身份贵重的大臣们,也是吵得面红耳赤,皇帝吵得头疼欲裂,发了两次火,依旧没有什么成效。

而就在这些人追逐赈灾御使这个职位之时,却无人去考虑那些灾民,每日就会死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在饥饿当中卖二卖儿卖女,只为换取微薄的粮食活命。

甚至有的地方为了能够吃上一口东西异子而食,这绝对不是什么空谈赵晋,街道下辩人陆陆续续递来的消息看的触目惊心。

这次50年难遇的疫情,比赵晋预想的范围还广,情况还糟糕。

这次大旱之下,赵晋庄子上的农田那般悉心照料,依旧减产三成左右,而其他地方少有下雨,几乎绝收。

在这众多让人难过的消息当中,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赵晋这次两广之行,途经各个州县乡镇,留下了不少地瓜种子,都妥善的育种种植到地上。

虽说干旱影响了收成,但是地瓜奈何这批地瓜长势还可以,再过几日收获也能够勉强果腹。

而今年夏季那次收成时,赵晋就担心这种情况了,令他旗下的各个山庄不许对外售卖粮食。

赵晋手中多数是大米,小麦等细粮,他特意命人到粮商那里,用细粮换成粗粮,又将这批新收的玉米脱粒打碎,盘算着手中的人手,将这批粮食悄悄的送到灾情最严重的几个县乡。

在这种时候不仅需要拨下大笔的粮食银钱赈灾,还要控制当地的粮商,不要囤积居奇涨价,赵晋的这批粮食会分出一部分到灾情最严重的地区。开米粮铺子,维持价格的平稳,和粮食的数量供给给当地的百姓。

而另一部分粮食,赵晋会派人化身商人积福施粥。并且顺便收拢当地失去父母亲朋的幼童,以及那些个被家人狠心卖掉的孩子。

虽然说赵晋这段时间囤积了不少粮食,但是面对着各地的疫情,这些粮食也完全就是杯水车薪,偌大的朝廷才是政绩灾民的根本赵晋,这些也不过只能做点细微的事情。

恋耽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