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暗卫有点甜(27)(2 / 2)
而暗十二每每看到那些惊心动魄的只言片语,知识都会无比震撼,自家主子羸弱的身体当中住着一个强大无比的灵魂。
而赵晋所编展教材的内容,只有暗十二和赵晋两人知道,写完之后会被暗卫秘密送往各地。
日子稳定有序的进行着,赵晋每日修习养生功法,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身体也逐渐好了一些,面色不再苍白,有了一点血色,更难得的是不怎么咳嗽了,近身伺候的人无不欣喜,以后伺候的越发精心了。
月余左右,赵晋在京郊附近田庄中所有的田地作物,这一季都已收获完毕,从海外商人中得到的那些种子种下去,虽然有些没有发芽,但是也算有所收获。
赵晋吃上了鲜嫩的烤玉米,西红柿与胡萝卜。
更难得的是竟然这批种子中有孜然,虽然孜然被种下去发芽率极低,但是剩下的那个十几株也足够让赵晋欣喜,他连忙吩咐下人将这些收获的作物站保管,留下种子再耕种。
而这些难得的孜然被赵晋妥善的风干,封存起来一部分拿到后,厨命人用小墨研磨成粉与辣椒,花椒等十数种香料混合而成一大包烧烤料。
当天午后,赵晋就指挥着后厨的厨娘和掌勺的大师傅们对各色肉品切片腌制,然后放在石板上进行烘烤,最后撒上烧烤料,瞬间肉香被各色香料激发而出,散发着阵阵香刺激的周围的仆人,都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喷香扑鼻滋滋冒油的肉片被赵晋夹起来,吹了两口,迫不及待就塞在口中,瞬间咸香微辣的肉香在口中弥漫开来,赵晋喟叹一声,好吃的眯了一双眼睛。
棋盘大小的石板堆对面暗十二坐在一个小木凳上,不断的翻烤着石板上的肉片撒调料,看到赵晋吃的双眼弯弯,脸上也带着点笑容把烤好的牛羊肉,小心地放在主子碗边。
主子再尝尝着羊肉。
赵晋连连点头,吃到美味心情更好,他执起筷子夹了几片,自己认为好吃的位置,送到暗十二碗中不住的催促。
快吃快吃你也尝尝,这肉放了孜然之后更加好吃。
赵晋将手中的夹子放给孙贺手中,筷子夹起一块烤肉,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自然奇异的香味,让他微微睁大了眼睛。
到底是自己的枕边人,赵晋看到暗十二这个模样,就知道他也喜欢,挑挑眉哈哈一笑。
好吃吧,那就多吃点。
说完赵晋又美美的吃了一口烤制好的牛肉,再配上一口汾酒,简直美的不得了。
刘总管连忙架个小桌子,在赵晋旁边摆上几道清爽可口的小菜,让他解腻。
烧烤一连吃了三日,赵晋虽然美滋滋,但是他华丽丽的上火了,嘴角起了两个又红又肿的燎泡,这可吓坏了身边服侍的人,府医连忙给赵晋诊治,开了几帖温和下火的汤,要叮嘱赵晋,这几日切不可再食用上火之物,这个才作罢。
赵晋身边伺候的人紧张的不得了,特别是暗十二,时时刻刻在赵晋跟前,一旦他想吃什么烧烤类的肉食,暗十二就眼巴眼望的看着他,虽然也不大声劝阻,但是看那眼神赵晋就不忍心,于是乎只能可怜巴巴地喝那有些发苦的下火药。
虽然没办法一饱口福,但是孜然是个好东西,既可以作为香料又可以作为调料,有了这调制好的烧烤料,赵晋就把主意打到挣钱上面。
他手中铺面不少,有家酒楼经营不善,赵晋索性改了烧烤楼上下两层,一楼作为普通客人,堂食只用二楼设为包间雅座。
赵晋特意命手下工匠打制一批统一规格的烧烤炉,每日烧炭供给烧烤楼,再配上孜然烧烤料的奇异芬芳,瞬间就俘获了京城这些老饕的胃。
每天烧烤楼客似云来,天黑之时,楼里边还会在门口摆放烧烤摊位,专烤一些低价的蔬菜,以及动物下水内脏,价格低廉。味道绝佳,吸引了附近的老百姓。
老百姓就算手中银钱再不宽裕,也能拿出几文钱来买一串尝尝新。
短短时间,烧烤楼日进斗金也不在话下,如果这烧烤楼不是在瑞王名下,只怕其他各酒楼的商人早就眼红的上前去抢了。
赵晋深知利润这种事情自然不能独占,吃肉也要分口汤出去的,索性对外宣称烧烤楼的秘方烧烤手艺可以对外加盟。
刚开始这些古代人对于加盟这个词还有些陌生,听到烧烤楼掌柜的解释,原是他们可以付出一些银子,挂上烧烤楼的牌子,每季度烧烤楼会派专人送上秘方烧烤料,以供他们使用。
而烧烤炉并不会从中抽取他们的利润,但是除了最开始加盟烧烤楼需要付出一些银钱之外,每季度买这些秘制的烧烤调料,需要一笔银子。
而且条件在京城这个地界不允许开第二家,而在其他地方,每千米之内只允许有一家烧烤了。
这话传出去,虽然京中不少商人扼腕,但是他们都有族亲,加盟的烧烤楼去外地开铺子,那必定也是日进斗金的。
更何况这烧烤楼日后挂了起来,多少也是沾上的瑞王爷的,光想来就算开在外地也能够保得平安,这些个商人都是精明的。
一些个外地走商的人思量许久之后,咬咬牙狠狠心,就掏出银钱。
对于首批加入烧烤楼的商人,赵晋索性给了个大优惠,前五十名送了烧烤炉,每人二十个。
要知道这烧烤炉都是精铁打造,而不管在何朝何代铁和盐这两样东西都是管制物品。
寻常商人想要弄到这么多铁来打造烧烤炉,也是颇费一些功夫的,如今瑞王爷竟然大手笔的送了他们,自然欣喜若狂。
而那些个正在思量犹豫的商人,纷纷都拿起银票冲到烧烤楼,想要购买秘制烧烤,要自己开烧烤店,一时之间,不仅是食客趋之若鹜,这些商人们也是纷纷涌入烧烤楼,当中。
赵晋这边乐颠颠地数着银票,那边公里终于传下来消息,皇帝下旨命赵晋做两广巡农御史,带着这一批新出的地瓜,去往两广
所谓巡农御史,监管各地粮税,农田,权力不小。
不过便宜皇帝兄长也知赵晋从来没有从事过相关职务,怕他无法上手,特意派了个副手董大人,看姓就知道是董太后娘家那边的人。
这位董大人成先后五次下江南,巡盐御史,巡农御史的业务,那是熟练得不得了,这会跟着赵晋做副手,那妥妥的是去给赵晋抬轿子的。
第62章 出行
这边帝的旨意刚下来,赵晋这边府里的奴才们就开始忙活起来,由于王府当中没有主事的当家主母,所以大小事情都由刘总管掌管。
随行的侍卫,太监,宫女,再到后厨上的厨娘和掌勺的大师傅,都要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就连赵晋平日里用的茶杯茶壶,被子,枕头,甚至连泡脚的木桶都要带去。
这次毕竟不同往日仅是去京外田庄,而是要去两广那么远的地方,整理东西那就更是巨细无疑了。
两广那边的天气会不经常这边暖和一些,刘总管又急急忙忙的拍针线房上的娘子给王爷赶至一些透气凉爽的衣物带去,这么一想简直是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完毕。
这可把刘总管忙的里外团团转,整个人都是脚不沾地儿。
赵晋只把这次当做出公差,没想到竟然要带这么多东西,简直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不用带这么多东西吧,随行带着引子和替换衣物,有什么需要的在当地买就可以了。
孙贺在书房弟赵晋整理他平时习惯看的书,还有惯用的毛笔砚台,闻言连连摇头说道:那怎么行,爷用的东西自然都是顶顶好的,外边那些粗制滥造的东西怎么比得上?
赵晋心知自己与古代人的思想到底有隔阂,张张嘴,并未多言,翘着二郎腿,看着手中的话本子随他们忙去吧,总之不用他背着就行。
这次出行,赵晋特意命工匠赶制了一批弩箭,而且让府医特意做了一些解毒的药丸,还有旅行必备的蒙汗药。
虽说不一定用得上,但是有备无患才好。
虽说这边皇帝下了旨意加急,但是户部那边整理文书,拨下钱粮,再到那些地瓜装车,随行队伍的人员分配,林林总总下来也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
临行之前,董太后特意招了赵晋进宫说话。
两广路途遥远,皇帝说了,这趟活不着急,你们也不用加急赶路仔,一切要以自己保重为先。
赵晋乖巧坐在董太后面前,双手放在膝盖上,点点头:谢母后关怀,儿子记下了。
董太后慈爱的看着小儿子,满脸笑容的说道:你府上那些个丫头你既然不喜欢嫁出去也就算了,但是男子到底不比女子细心,你身边总要有个宫女,伺候起居饮食,这才贴心。
恋耽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