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1 / 1)

加入书签

('

当即开怀大笑起来,眼角甚至挤出几滴喜极而泣的眼泪。

“天佑贫道!当真是天佑贫道啊!”

根据脑中的记忆来看,刚才那突兀的声音,以及头顶会动的翠绿枝丫。

乃是他所豢养的树妖,平日里亦是充当仆役的存在。

之后又花了小半天时间,彻底理清前因后果之后。

李青鱼不免有些唏嘘道:“浮生七十载,真当时造化弄人啊。”

他本来是个农家汉子,二十岁的时候全国闹饥荒。一家四口都死光了。

就剩他李青鱼,这个只剩下半口气的李家独苗。眼瞅着活不成的时候,被个路过的野道士救了。

为了活着,李青鱼就死皮赖脸的跟着那道士。后面出了家当了他半个徒弟,做些端茶倒水的杂货。

那老道士疑心重,害怕教会徒弟饿死他这个“师傅”。

因此哪怕是晚年快入土了,李青鱼连猜带蒙的学了快十来年,也就会几手简单的卜术。

第100章 四品

自从老道士彻底入土后,李青鱼就继承了些,少到几乎没有的衣钵。

他靠着以前积累的口碑,当了个乡野神棍,在各地流窜,勉强混口饭吃。

一晃四十多年就过去了,这些年看贯生离死别、熟读各家道藏的李青鱼。

不仅没有看淡生死,反倒对长生产生了。堪称执念的心结。

就连他出车祸身死那天,也是是厚着脸皮“受邀”前往,道家祖庭“龙虎山”,三年一度的法事。

想趁机看看,有没有同好之人。好一同攻克“长生”之难。

哪成想碰见了场车祸,收了他那条老命……

“木一”

李青鱼试探着叫了声,许久未曾进食的胃中传来阵阵饥饿感。仿佛洪水猛兽般蠕动、嘶鸣。

话音未落,便有数根枝丫从天而降,悬挂在李青鱼额前,大约三寸左右的地方。

末端正缠着个,有俩豁口的青瓷碗。碗不大整体只有,一个拳头般大小。

里面盛了多半碗,冒着凉意的汤药。上面还飘着层白沫子、同体清澈呈深褐色、有股子淡淡的草木香气。

“这是老爷您入梦前便嘱咐的,益气补神的参汤。”

还不等李青鱼发问,木一托着瓷碗一五一十说道。

明明只是,股淡淡的草木香气。此时却犹如勾魂舞曲般,吸引着他。

李青鱼喉结滚动,咽了咽口水。实在是忍不住了,连忙端起瓷碗一饮而尽。

汤药入口的瞬间便化作暖流,涌入四肢百骸。

滋润起他因为,长期未曾进食,而羸弱不堪的身子。

“呼~”

随着体力渐渐恢复,李青鱼呼出口气道:“总算感觉活过来了。”

昏暗的世界开始鲜活起来,木一延伸的枝丫,依旧垂在他面前。随着前方墙壁缝隙处,所刮过的清风微微摇曳。

李青鱼拨开额前的枝丫,从床上起来一边像门外走去,一边问道:“此番,我已入梦多久了?”

背后的枝丫动了动:“回老爷的话,算上今天已有七日了。”

闻言李青鱼在心底思量起来,“七日…嗯,时间倒还算充裕。”

在入梦前他就听闻,三月后“云澜山”有场水木法会。据说是位半步“道士”境的前辈牵的头。

在青云山脉的地界里,寻常道吏境修士。便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何况是位传说中的“道士”。

而哪位据说不过百岁,却已有两百七十多年的道行。可以说突破成为真正的“道士”,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李青鱼之所以会入梦,乃是因为他机缘巧合之下。得了枚四品灵根“大梦浮生树”,结的果子。

此树百年开花、百年结果、再得百年方才瓜熟蒂落。食之能入异世之梦,体悟浮生百态,历练红尘。

出了能磨炼心性以外,此果最大的妙用还是增长修为。

梦中每长一岁,便相当于现世的一载道行。

而根据自身缘法不同,所能带到现世的程度,亦有不同。最多能有百年,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天下修士为之疯狂。

毕竟睡一觉,就能凭空增长数十年。乃至于百年道行,又有多少人能忍住不起贪念。

翌日清晨,薄雾化作屏障,笼罩了整座“素竹山”。

经过一天的休整,李青鱼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

他盘坐在床沿,呈五心朝天、周天轮转之势吐纳灵机。

清晨太阴太阳交替之时,天地灵机中,混杂着缕缕朝阳紫气。

李青鱼虽然无法主动吞吐,这么高大上的玩意。可哪怕是散逸的零星边角,用于滋养肉身,也是上好的臻品。

因此每日这一刻钟的时间,都会被他抽出来吐纳“紫气”,雷打不动。

李青鱼双眼猛的睁开,随即长长的呼出口浊气。

白息足足延伸出三尺,才渐渐淡去。

感受着体内雄厚的法力,李青鱼不禁喜上眉梢道:“大梦浮生果然名不虚传,此行足足让我,增长了一甲子道行。”

前段时间,他为了争夺那颗灵果。与数次陷入险境,最后愣是拼着道行尽数折损,才杀出条血路。

要不是他一身的道行,尽数被废物。此刻距离“道童”之境,不过一步之遥。

“算了,能保住根基。还可以继续修行。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想到这李青鱼不禁摇了摇头,心中倍感庆幸。

天道至公,一饮一啄皆是定数。虽然折了半甲子道行,可“大梦浮生果”,却让他凭空多了六十年道行。

他能从中白白赚得,半甲子已经是天大的道运。

修士所谓的道行,其实是一身功行、根基的体现。

不管是仙还是神,亦或者妖魔鬼怪的强弱,都能用道行来决定。

仙道体系中,百年道行可称“道童”,二百年道行方能称之为“道吏”。三百年道行才称的上句“道士”。

至于再往上,就不是李青鱼所能只晓得了。毕竟他连道童都算不上,顶多称句九流“小修”。

待紫气散尽后,周身涌动的暖流褪去后。

李青鱼舔了舔最嘴唇,有些意犹未尽的,结束了今日的修行。他伸了个懒腰,旋即推开门走了出去。

出门后,他回首张望。一间漏风的茅草屋、两亩栽着不知名谷物的薄田,一口半枯的水井。

这些东西都是跟了他,十来年的“老人”了。

“今时不同往日,等再过个几年。我就给你们全翻新喽。”

李青鱼自我安慰般的想道。

“木一,今日你给这两亩地犁了。里面的坏秧子都拔了吧,床下还有些“青谷米”的种子。一并栽了便是。”

看见盘踞在屋顶上,碗口粗的枝丫晃了晃。

李青鱼明白,这是木一只是知道了,随后转身,像身后的山顶走去。

木一只有二十年道行,还不能开口人言。

要不是因为他是李青鱼,修炼的“术”的产物。

单借木一的道行,其灵智也就跟婴孩差不多。

而传音这种,“术”的消耗对于木一,这样的小妖来说,还是过于巨大了些。

故此这种比划交流,才是他们平日主要的沟通方式。

几十年下来,默契早已非同寻常。

这天下间所有的“术”,有臻上中下四品。分别对应着下三境,道童、道吏、道士阶的修士。

第101章 威能

至于臻品的“术”,可谓世间难得。为“术”中之极致者也。据说此等品阶。能发挥出远超“术”,所拥有的威能。

李青鱼所在的地方,是青云山脉的分支芶芒山脉。所延伸出来的小山头“素竹山”,它最高的地方也不过三百米。

芶芒山脉绵延数千里,又背靠青州祖脉的“青云山脉”。其内万妖林立、机缘无数。

就连所蕴含的灵机浓度,亦是外界的数倍有余。

而身为其,万千支脉之一的“素竹山”,则很明显什么都没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