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页(1 / 1)

加入书签

('

“也就刘伯温,能记得朕的一些好处了!”

朱元璋叹息。

身后的张异表情古怪,刘基大概是因为他的缘故,比历史上的他多活了好几年。

也许是因为张异让他不要入京,或者其他原因的缘故。

这位刘老爷子至少还在青田活蹦乱跳。

只是张异明白,一个刘伯温,熄不掉朱元璋藏在心中的杀机。

这次整个儒家集团的表现,彻底寒了朱元璋的心。

“既然该等的人等到了,那朕就不等了!”

朱元璋回头,他眸中带着的森然的杀意,毫不掩饰的弥漫出来。

从李善长去信劝降边军开始,他和这些老兄弟,彻底恩断义绝。

……

京城外,

朱棣经历一次碰壁之后,显得有些失落。

城外的一场场胜利,并不能让他说服京城周遭的将士,去帮他攻伐北京城。

不管如何,哪怕天下人都知道胡惟庸造反了,

可有文人背书,他反而更像一个乱臣贼子。

他回到营帐,找到蓝玉。

蓝玉作为朱标的姻亲,也是朱棣这阵子依靠的战友。

朱棣虽然不喜欢蓝玉的性格,却还是尊重他的存在。

“蓝将军,我想去找徐帅求援,再借兵五万人!”

朱棣走了一圈,发现自己压根借不到兵马,有些垂头丧气。

明明是皇帝被杀,可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看热闹。

那些曾经忠心于朱元璋的叔叔伯伯,也变成另外一个人。

文臣,武将。

这个世界的复杂远远超过了如今尚且年轻的朱棣的想象。

所以他也没有注意到,蓝玉眼中复杂的表情。

“徐帅要面临蒙古人的军队,压力也是不小!

本帅听说,就连李善长,李先生也旗帜鲜明站在胡惟庸那边……

说不准,淮西那些公侯,会选择站在朝廷这边!”

蓝玉说着外边的局势,朱棣满是绝望。

如今大义名分,军队,都不站在他这边,他要是带着徐达给他的五万精锐去攻城,成功的希望几乎不大。

“就算如此,哪怕身死,本王也不会放弃给父皇和大哥报仇的机会……”

朱棣起身,说:

“既然就这五万人,咱们也拼了……”

蓝玉闻言,道:

“宁王殿下,你有没有考虑过,其实你对陛下的死亡,只是你莫须有的猜测?”

“蓝玉,你什么意思?”

朱棣猛然回头,像是第一次认识蓝玉一般,

只是他刚说话,一群士兵却从营帐外冲进来,将朱棣围得水泄不通……

朱棣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大骂:

“蓝玉,本王也没想到,你居然是这种人?

亏我父皇如此信任你,还将你培养成我哥的……”

蓝玉被朱棣说得羞躁,恼羞成怒,一巴掌甩在朱棣脸上。

“别以为你们朱家人给我多大的恩惠,朱元璋杀我侄儿的事情吗,我还没找他算账呢……”

翻脸之后,蓝玉干脆也不装了:

“这些年,老子就憋着一口气,因为你爹是皇帝,我有仇不能报。

这次胡相大义,杀了这个老匹夫。

若不然,老子以后有本事了,也要杀他!”

朱棣红着眼,死死盯着蓝玉,他突然暴起,冲向对方。

只是盯着他的人太多,压根没跑两步,他就被人死死按在地上。

“正好将你,卖个好价钱!”

蓝玉一脚,踩在朱棣的脸上,他的暴虐,再也不掩饰。

既然做了,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他马上让人控制朱棣带领的亲兵。

这些人猝不及防,很快被蓝玉给控制住。

第二日。

北京城外。

浩浩荡荡五万人,从远处而来。

北京城的守军看着这么多人,瞬间乱了手脚。

“关门,关门……”

整座城市,瞬间进入战备状态。

蓝玉带兵来袭?

城外,蓝玉的帅旗迎风飞舞,表明了军队的来历。

这场对峙,也让人以为天下人等待已久的攻城战会来临。

胡惟庸正和李善长,汪广洋议事。

听说蓝玉攻城,也是一愣。

“大人,蓝玉喊话,让打人去往城门一叙!”

胡惟庸闻言,脸上挂起一丝笑容。

李善长捕捉到他一闪而逝的笑,汪广洋却没有领会胡惟庸的深意。

“胡相,箭矢无眼!”

“不碍事!”

胡惟庸让人备马,主动前往城墙,当他站在城墙上方的时候,还引发不小的骚动。

就在他们以为蓝雨要准备攻城之前,蓝玉的大军中,一个武将牵着马,马后边牵着一个人,缓缓靠近城门。

北京城的将士,紧张地拉开弓箭,或者举起火枪。

胡惟庸挥挥手,让他们放下武器。

“蓝玉,带反贼宁王朱棣,入宫求见圣上!”

城下,蓝玉大喊一声,城墙上顿时一片哗然。

朱棣的名声,随着这些日子他在外围击溃了陆仲亨和费聚,早就名声大噪。

不少人都在押注,这位会不会成为朱元璋第二,重新拿回朱家的荣耀。

可谁曾想到,他们见到朱棣的方式,居然是如此?

燕王朱棣,衣衫褴褛,丝毫看不出来曾经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朱家老四。

而蓝玉的跋扈和得意,却能让北京城上的官员们感受到。

胡惟庸大喊:

“开门!”

北京城的城门被人缓缓打开。

蓝雨单枪匹马,带着朱棣从城门里走进来。

胡惟庸迈着有些急促的步子,快速朝着城墙下去。

等见到蓝玉,他大喊:

“将军,本相可等到你了……”

蓝玉知情识趣,赶紧跪下,给胡惟庸表示效忠。

一时间,他们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十分开心。

“胡相,朱棣谋反,人我已经给您带来了!

您可以自行处置!”

胡惟庸淡淡看了朱棣一眼,让凌说将他带到牢房里边。

他转身,给蓝玉引荐汪广洋和李善长。

李善长的脸色有些难堪,让他在这种场合下见到蓝玉,实在有些尴尬。

胡惟庸朝着李善长说了一句话,便带着蓝玉离开。

“老夫还是小看了胡惟庸,原来这些年,被他拉下水的人这么多……”

汪广洋目送他们离开,若有所思。

“你我何尝不是被他拉下水的人?”

李善长冷冷说了一句,他和汪广洋也不算是什么好友。

但如今二人,却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李先生,您要是没事,咱们喝两杯?”

汪广洋主动发出邀请,李善长欣然应允。

背胡惟庸牵制之后,他和汪广洋反而达成和解。

“李先生,您怎么不走?”

汪广洋让人赶来马车,却发现李善长在左顾右盼,他喊了一句,李善长带着疑惑的表情上车。

“似乎有人盯着我?还是故人……”

李善长又看了看,感觉是自己看错了,他在汪广洋的催促下下了车。

不过,在他曾经望过去的方向,老朱正在阴影中,叹息一声。

“恩断义绝!”

第四十一章 朕反对,送先生上路

老朱叹了这口气,沉寂多日的他,突然恢复了往日的精气神。

那个意气风发的洪武皇帝,仿佛再次回来。

“收网吧!”

朱元璋淡淡说了一句,其他人也跟着舒了一口气。

老朱这阵子,光是靠近他,就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阴郁和杀气。

如今彻底释放出来,反而是好事。

“这顺天府,要血流成河了……”

姚广孝望着皇帝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忍不住感慨。

“不,是天下要血流成河了……”

张异纠正姚广孝的话,师徒二人对视一眼。

他们二人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只能跟着朱元璋一起看戏!

……

胡惟庸将蓝玉带到自己家里,亲自设宴款待蓝玉。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