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页(1 / 1)

加入书签

('

李逍微微颔首,随后看向了秀才们,大声道:“你们成功的通过了这三月来的艰苦,通过了本国师的考验。原本,你们有人会是舍长,有人是副舍长,但本国师决定,将你们通通定为舍长,从今天起,你们就是官员了,大明的朝廷命官舍区长,享受朝廷的俸禄!”

话音落下。

校场上一片沸腾。

“啥?我们都成舍长了?”

“对啊,你没听到吗?都是舍长,正的!正十三品官,享受朝廷的俸禄!”

“太好了,这次国考我就考了一千九百多名,本以为是个副的,国师大恩啊,给我们都扶正了。”

“我可是听说,正舍区长虽然是十三品官,但俸禄比十品官还高啊。”

“对,我也听说了,这里面有一个‘下乡补贴’,就是背井离乡,去乡下当舍区长,每个月补贴五两白银,加上这个补贴,俸禄很是可观啊。”

全部秀才们都是高兴不已。

所有人齐声拜谢:“谢国师!”

声音响彻云霄!

李逍微微颔首,随后大声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接下来你们努力工作,舍区长只会是起点,不会是终点。本国师会随时注意你们的政绩,虽然说只是管理一村之地,可干得好,就能成为富裕村!就比如北平城东安县的模范养鸡村,每年出笼一万只鸡,还有宛平的烧砖村,每年生产十万块砖瓦。百姓们家家都是砖瓦房,顿顿好酒好菜,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就是你们的政绩!你们都是本国师精心培养出来的,本国师最喜欢就是从基层提拔人才。将来往上提拔,知县、知府、甚至提拔到京城当京官,都是有可能的,好好干吧!”

李逍顺势画了一个大饼,让他们努力工作。

其实也不算是空头大饼,如果他们表现得好,李逍是很愿意将这些人给提拔上去,现在大明缺的就是实干的好官。

秀才们很是乐意吃这个大饼,因为他们知道,国师是真不吝啬,齐声道:“我等定然不负国师所望!”

“很好,要的就是这股精气神!”

李逍点点头,随后让人念名册。

“于谦任命为应天府,江宁镇,麒麟乡,汤家村舍长。”

“于谦领命!”

于谦激动万分,总算开始干正事了,一腔热血为大明!

“石奇任命为应天府,江宁镇,麒麟乡,黄花村舍长。”

“石奇领命!”

“许三多任命为应天府,江宁镇,麒麟乡,高老村舍长。”

“许三队领命!”

……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每一个人都任命了位置。

很快,大家的收到一份任命文书。

这任命文书李逍已经在户部备过案了,拿着文书就能去县衙报到。

舍区的上级就是县衙,归知县管束。

他们需要找到知县,后面还要从县衙的银库里面拿银子用来在村子买一块地,然后建设舍区建筑作为办公场所。

后面如果需要搞创业项目,也需要从县衙拿钱搞。

这里面肯定是困难重重,毕竟人家知县为什么要拿出银子给舍区办事?

不过,这些困难,都要靠自己去解决才行。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好!大家都收到任命文书了,接下来如何去办,就不用本国师再教一次了吧?去年年底在‘大明官员培训学院’已经培训过。”李逍打趣道:“大家学了三个月,应该没忘吧?”

也就是去年。

所有国考前两千名的考生,都经过了这次培训。

培训的就是如何在乡村搞舍区,如何带着村民致富。

这一系列的步骤流程,舍区该如何建设,如何管理,如何建立台账,如何根据当地的情况搞村企业。

这些李逍都让人绘制成了册子,让他们学习,还让十几个北平的干的很好的舍区长,给大家传授经验。

因此这一点,李逍不用再费口舌了。

只需要让他们去,他们就知道怎么做。

去年的在培训学院的培训时间是三个月。

包吃包住,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俸禄。

李逍在南京又训练了他们三个月,同样是包吃包住,每个月十两银子的俸禄。

加上最后李逍给他们荣耀赛的赏赐二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几乎每一个秀才身上至少有六十五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两,也够他们前期添置衣物和用了,后面正式俸禄下来,每个月接近有二十两银子的俸禄,生活是有保障的。

“国师,我们还记着呢。”秀才们哈哈大笑道。

李逍笑道:“那就好,另外,前期每人我会安排三名士兵协助你们,你们自己从慈溪卫的士兵里面挑选。不过这是人家免费义务帮你们的,可要给人家招待好,好吃好喝,别太抠了,知道吗?”

慈溪卫士兵本来就是带薪的,李逍就不打算给钱了。

不过让这些舍区长管他们吃喝,那些士兵们肯定愿意。

加上这段时间他们之间相处比较融洽,就让他们自己挑选熟悉的人。

让这些秀才们一个人去县衙报道,多少有些势单力薄。

每人分配三名士兵,就算什么都不做,站在身后,那气势就不一样了。

想必知县就算不想搭理,表面上也不能弄得太难看。

毕竟是自己派出去的人,不能太寒碜。

“谢国师!”

听到每人能分得三名士兵帮村,秀才们纷纷兴奋的道:“我们一定会好好照顾慈溪卫的兄弟的,不会怠慢!”

“好!今日你们就可以收拾行囊了,明日前去报到,另外……”

李逍指着这群秀才骂道:“你们这帮酸臭,难怪在西湖那边跟人发生矛盾,身上穿的都是什么破烂??让人看了嫌弃。今天下午,立马将这身破衣服给老子给扔了,拿着老子给你们的赏银,去街上买几套像样的衣服,别出去给老子丢人,别舍不得几个银钱。有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们要是当铁公鸡,出去别说是我国师培养出来的人,丢人。人靠衣装马靠鞍,你们穿一身破烂,去村子里面说带着村民致富,你看有人信你们吗?你们能把工作做好吗?”

李逍对着这群秀才大骂道。

不骂不行,这些人穷惯了,能省则省。

必须要用骂的,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

并不是说要铺张浪费,但是有钱的情况下,基本的衣食住行,起码要过得去。

李逍一顿骂,下面秀才们有些人感动的哭了。

真心换真心,他们能感受到,李逍在他们身上倾注的心血。

“我等一定不让国师失望……”

秀才们哭哭啼啼的喊道。

感动,是真的感动。

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贵人,贵人给他们舞台,还关心他们的生活。

“满座大丈夫,尽作女儿态!”

李逍骂了一句,随后挥手道:“快滚吧,看着烦人。”

“我等遵命。”

秀才们一个个的,站的笔直,朝着李逍深深一鞠躬,随后摸了摸眼泪褪去了。

大家相互结伴,去外面买新衣服去。

另外秀才们也带着挑选的三名士兵,请士兵兄弟去酒楼喝酒潇洒去。

毕竟国师都提醒过他们,不要当铁公鸡。

这些士兵兄弟后面还要帮他们,必须要善待。

渐渐地,整个军营的秀才们和士兵们都去了市集。

一下子变得空荡荡起来。

“奇怪……我竟然……感觉有些舍不得了。”

李逍看着空空如也的校场,不由说道。

三个月同吃同住,三个月的朝夕相处,多多少少还是培养出了一些感情出来。

这帮秀才没让李逍失望。

李逍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些读书人其实是有志气的。

只不过他们天赋不够写八股文,无法考上功名。

但某些方面并不差,他们只是缺少一个机会而已。

而自己,现在给了他们这次机会。

他们也愿意抓住这次机会往上爬。

“国师,你以真诚对待他们,磨炼他们,他们自然是能感受到的,你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虽然没有拜你为师傅,却有授道之恩。”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