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1 / 1)

加入书签

('

朱高炽道:“什么法子?”

朱瞻基小声道:“我要李无忧当我的夫人,不就万事大吉了?”

朱高炽愣住了,无法超越,就得到是吧?

你这路走歪了啊!

念及至此,朱高炽敲了敲朱瞻基的脑袋,道:“谁教你的?你才五岁怎么能想着成亲的事,还早着!”

朱瞻基不服气道:“不早了,现在不下手就晚了,二叔的儿子朱瞻壑,每天都给李无忧带早点,这小子没憋好屁,肯定是想追李无忧,那不行,李无忧必须当我的夫人!”

朱高炽:“……”

“小小年纪,脑子里装的什么!好啊!爹平日太忙,没好好管教你,今日就管教管教。”

朱高炽有些头疼,一把抓住朱瞻基,脱下裤子,要抽他屁股,年纪轻轻不学好,就想着男女之事,将来如何了得?

“娘啊——”

朱瞻基眼泪汪汪,放声大喊。

张氏立马就蹬蹬蹬的跑来了,心疼道:“你这是干嘛,孩子这么小,纵然是有千般不是,也不能打他啊!”

说着,就把朱瞻基给拉了回来,“瞻基,你出去玩,别在你爹面前晃悠,你看他一天天的忙的跟什么似的……”

“娘,我走了。”朱瞻基立马开溜。

等朱瞻基走后,张氏这才把刚才没说完的话说出来:“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夫人,你这……”朱高炽无奈。

“什么这啊,那啊。”

张氏没好气道:“你看看你,都累病了,你再看看你爹,你姐夫,你二弟,一个个多逍遥快活,你啥也捞不到,就是个苦卖力的。”

朱高炽无奈道:“夫人,你这话就见外了,这不是职责所在么。”

张氏憋着嘴道:“你就看你那个二弟吧,现在不知道有多神气,虽说封在了云南,可他这些年在北平可赚大发了,谁不知道他手里握着北平几个厂子的股份,每天手里拿一把金豆子,那些女官不知道多喜欢他。”

朱高炽笑道:“我也想每天抓一把金豆子给人家,可我没有啊,你就消停点吧,我教育儿子你也管。”

“你就是笨,蠢。”

张氏好声好气道:“那李无忧小丫头多好啊,又聪明又伶俐,美人胚子,你儿子喜欢不好么?咱家跟李家攀亲戚不好么?你还打他,你咋这么笨呢。”

朱高炽一愣,恍然大悟道:“感情都是你指示的啊!”

“哼,不然呢?”张氏道:“你想啊,你二弟这么有钱,哪来的?靠的谁?”

朱高炽道:“靠的姐夫。”

张氏:“那不就得了?”

朱高炽道:“可这……李无忧是瞻基的堂妹啊。”

张氏道:“什么堂妹,你看过永安公主怀上了么?那是收养的,没有血缘关系,这不得从小培养感情啊?”

说着,她皱眉道:“这老二早就先下手为强了,天天让他儿子给李无忧带早点,献殷情,到时候两家结亲,我看你这太子当的也不稳当……你说这老二也是的,封了云南,为何还不去啊……”

朱高炽自然知道父皇的心思。

不就是想让二弟帮他练兵打仗么。

不过他也没有挑明,感觉念念叨叨的很烦,不耐烦道:“女人家家的不懂,别问了。”

张氏话锋一转,道:“说个正事。”

朱高炽道:“你有啥正事?”

张氏道:“最近不是许多官员辞官么?朝廷都没人干活了?”

朱高炽一愣:“你有办法?”

张氏笑道:“就是我那个弟弟张克俭嘛,现在空缺出这么多位置,你也给安排一下。”

“……”朱高炽有些无语,起身朝着门外走去,不做搭理,玩狗去了。

“一说正事你就装死。”

张氏气的牙痒痒,“我那弟弟哪里差了,你是太子,你这个当姐夫的,安排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么……”

朱高炽走的更远了。

嗷呜~

小白狗被张氏踢得到处乱跑。

朱高炽额头渗汗:

“哎哎哎,说话就说话,别踢狗啊……”

……

……

皇宫,洪武宫。

这个宫殿是专门修给给朱元璋养老的地方。

宫殿里面花花草草各异,还有个菜园子,朱元璋每日都在这里种种菜,养养花,过得很是自在。

下了朝之后,李逍就来到了洪武宫,给朱元璋煎养生药,泡养生茶,给他按摩穴位。

而朱高煦也常常跟着姐夫往这里跑,陪着朱元璋打打羽毛球,拉伸身子,活动筋骨。

朱元璋今日兴致大起,想要打麻将。

三缺一,就将朱棣给喊来了。

“二饼!”

“碰!杠!”

朱元璋碰了朱棣的二饼,随后扛了一只牌,一看胡牌了,将牌一推,哈哈笑道:“杠上开花,给钱!”

李逍等人纷纷给钱,一百两的大明宝钞,上面画着朱元璋的头像,朱棣点炮给的更多……

如今大明宝钞算是推广成功了,但是只限于北平,所有的政策出不了北平,这才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朱元璋一边收钱,一边笑道:“老四啊,你今天一幅心神不宁的样子,失了魂?”

此时的朱元璋头发完全花白了,满脸的皱纹,岁月无情,英雄也会迟暮。

不过在李逍的调理下,精神倒是很不错,还能打麻将。

朱棣无奈道:“哎,这改新国策,难啊,几日前,孩儿在朝堂上表现出强硬的态度,结果下面的臣子全部撂挑子不干了,如今已有一半的官员辞了官,想逼孩儿妥协,可恶!”

啪!

朱元璋一拍桌子,恼怒道:“这帮读书人真是反了天了,这天下是咱打出来的,咱给他们帮忙治理,是施恩,他们不但不感恩戴德,还敢如此胁迫,杀了,全杀了!”

“大哥,消消气,咱犯不上跟那些腐儒置气。”

李逍摸出一根香烟,啪嗒一声,给朱元璋点上。

养生能延寿,不能让朱元璋长生不死。

虽然有些不利于健康,现在不是快走到生命尽头了么,快活一天是一天。

朱元璋吞云吐雾,很是快活,气也消了,挥手道:“继续,继续。”

随后几人继续打麻将。

朱棣看向朱元璋,又看向李逍道:“给你爷爷弄得啥玩意,给我也试试。”

李逍否定道:“岳父您就算了,不利于健康……”

朱棣:“……”

又打了几圈麻将,朱棣忍不住问道:“贤婿,虽说这帮人可恶,可朝廷也不能少了这些人干活啊,真让他们辞官了,空缺处这么多位置,拿谁顶上?”

李逍笑道:“朝廷少了谁都能转,怕啥。”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有个奇葩皇帝叫挂机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

他不理朝政,已经到达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万历一朝,出现了这么一种状况:缺官不补。

朝廷里的官员们会老会死,旧的官员退休死亡,新的官员会接替补上。

无论是什么朝代,都是如此。

这样才能维持一个朝廷的运转。

但在万历一朝,只有退休,没有接替。

只有吐故,绝不纳新……

人事任免工作直接停摆了。

官员们无论是死是活,是留是走,都没关系。

但皇帝绝不会让新人补上。

因为……朱翊钧已经摆烂到连任命状都不下发了。

到了万历二十九年,明朝南北两京,缺三个尚书,十个侍郎。

九十四名监察官,天下三个省没有巡抚,二十五个府没有知府,布政使省级高官缺六十六人。

万历三十年,天下十三道御史只剩下四个。

万历三十一年,地方官已经空缺一半。

万历三十四年,内阁大学士李延机上任,清查后发现,朝廷的高级岗位只剩下七个人。

朝廷,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半瘫痪状态。

内阁……只有一个人……

而这时候,朝廷的六部,只有一个刑部有尚书。

礼部、户部、工部只有一个侍郎。

中央六科中,五个科没有主官。

九大衙门:六部和督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全部没有主官。

作为督察院因为长期无人,连官印都给弄丢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