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1 / 1)

加入书签

('

李逍微微一笑。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那可是舌尖上的华夏啊,这倭国如何能比?

这些年,随着李逍将各种作物通过种子公司售卖出去,华夏大地多了各种新的吃食。

李逍还从扬州将那名厨八大铲给请到北平来,又在全国各地物色了各种小吃,菜肴的厨子,在北平开了个新东方烹饪学校。

起初那些厨子还不肯将独门秘籍传出去,在李逍的一番威逼利诱之下,变得老实了。

天南海北各地的菜肴,随着烹饪学校传道授学,诞生了更多的厨子,无数美食在北平呈指数暴涨。

也就只有北平的大部分人能消费得起,因为大家收入提高,偶尔下下馆子没啥问题。

第三服务产业在北平也支棱了起来,生意好,厨子们愿意研究各种美食,美食也开始越来越多,全面开花。

这倭国的美食,在李逍看来,不值一提。

很快,菜肴就端上了一张张小桌子上,摆放在众人的面前。

第一道菜是生鱼片。

朱高煦夹了一片,放入嘴里,感受到完全是生的,根本吃不习惯,直接吐了出来,骂道:“金川,你给本王吃的啥?这特么是人吃的东西么?完全是生的。”

其他将领们也纷纷尝了一口,呸呸呸的吐了。

完全吃不习惯……

“汉王桑,这是要沾芥末吃的……”

金川大汗淋漓,急忙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指了指旁边的小碟子解释道。

“原来如此。”

朱高煦又拿起一块生鱼片沾了沾芥末酱油,随后一口吃下。

艹!

一股冲鼻子的味道,直上脑门。

太冲了!

朱高煦只感觉辣的眼睛睁不开,眼泪鼻涕直流……

跟朱高煦一样的,还有张武、张辅……等将领。

还好在李逍的善意提醒下,朱凝云并没有动筷子……

“逍郎,这是什么情况?”

朱凝云也愣了,看着大家似乎都在嘶哑咧嘴,一幅痛苦不堪的样子,真有这么难吃么?

“这玩意……需要多吃才能习惯,第一次是这样的……”

李逍笑着解释道,他也吃不惯,没有动筷子。

“不好!!有毒!”

张武忍住流泪,直接站了起来。

抽出刀两步走到金川旁边,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张将军桑,绝对没毒啊,您看,我吃您看……”

金川吓得冷汗直流,一连吃了好几片,还砸吧砸吧嘴巴,竖起了大拇指,用猥琐的表情表示:“好吃的很呐!”

众人愣了一会,发现没什么异样。

没毒,但是真难吃!

“汉王桑,接下来的美食,一定让您满意。”

金川将军急忙挥了挥手,又有人端上来了许多菜肴。

其中有纳豆拌饭。

“汉王桑,这是精良的大米饭,配上好的纳豆,拌上酱油和鸡蛋,美味!呦西!”

说着,金川亲自动手示范,用纳豆和米饭进行搅拌,随后倒上了生鸡蛋,酱油,伴着伴着,变得黏黏糊糊的,灰不溜秋的……

“呦西……”

金川再次露出猥琐的表情,人中那里有一小撮胡子,更显猥琐,竖起了大拇指:“这可喜倭国的大美味,汉王桑一定会非常喜欢!”

朱高煦一看那拌出来跟拉肚子出来的粑粑摸样的东西,顿时一股作呕的感觉。

这金川是成心的是吧?

他不想活了??

“你们倭国就是这么招待本王的?”

朱高煦一怒之下,直接将桌子给掀翻了。

噼里嘭啷,碟子散落一地。

倭国的将领们顿时吓得冷汗直流,跪在地上。

朱高煦抽出了佩刀,指着金川,“居然拿屎一样的东西,招待我们,我看你们是活腻歪了!”

眼看就要一刀砍下去了。

“慢着高煦。”

李逍及时站了出来,在朱高煦耳边道:“你还真错怪他们了,他们就是吃这些东西长大的,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菜肴……”

朱高煦一愣。

这……就离谱!

“是呀,永乐公桑说的是,本将军的确是拿出最好的招待了……”

金川大汗淋漓的站了起来,走到朱高煦面前,他打算拿出了杀手锏,来哄这个汉王开心。

他搓了搓手,一脸谄媚,小声说:“汉王桑,还有一种美食包您满意呀,有妙龄女子……身上摆放……”

朱高煦:“????”

李逍:“????”

第215章 驱狼吞虎!借刀杀人!伊贺忍者!奸臣的用法!

“什么玩意,你这是什么玩意,你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东西!”

对于这种奇怪的提议。

朱高煦感觉有些恶心,直接拒绝了。

同时,他心中对倭国奇奇怪怪的习俗也有些厌恶之感。

接着,朱高煦将这些金川的人都给赶了出去,将金川的府邸占为己用。

到了晚上,李逍最终用来自大明的厨子做饭享用。

这倭国有不少海鱼,按照李逍的要求,将海鱼蒸熟了沾上酱油醋等料汁,将章鱼当成烤串儿烤着吃,味道还是不错的。

饭桌上,朱高煦将烙出来面饼摊开将烤章鱼串儿往上一放,再加一粒蒜,还有大葱,将面饼一裹,咬着吃。

这是李逍发明的名叫淄博烧烤的吃法,朱高煦甚是喜欢。

朱凝云则是喜欢吃这些蒸鱼。

觉得味道鲜嫩鲜美,别有一番滋味。

李逍则是端着寿司吃起来,他算是最能接受倭国食物的一个,毕竟穿越之前,偶尔也会吃一吃日料。

“姐夫,你说都这么多天过去了,咱们这仗还打不打啊?”

朱高煦一边吃着烧烤,一边道:“每天给这些人嚼舌根子,感觉有些浪费口舌。”

李逍咬了口寿司,不急不缓道:“打,当然要打,不过不急,等养精蓄锐,顺便让倭国其他诸侯也知道我们的存在,让他们心里衡量衡量,是跟我们交好,还是反抗,给他们一个思考的时间。”

朱高煦不解道:“有这个必要么?我觉得我们三千骑,配上如此精良的装备,绝对可以横扫这倭国一遍了,直接打到京都,灭了那个叫啥……利的,不就达成目的了么?”

李逍摇摇头,随后看向朱凝云,道:“凝云,你觉得我们灭了他们的军队,控制了他们的国王,就能掌控这个国家吗?”

朱凝云史书读得多,她应该可以给朱高煦解答。

“并不能。”

朱凝云缓缓放下筷子,看向朱高煦道:“高煦,如果这样容易,当初蓝玉俘虏了北元朝廷脱古思贴木儿,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都投降了我大明,那时候我们应该就控制了北元,并入疆土。可事实呢?可我大明并没有控制他们,依旧只能抵御他们。”

听完朱凝云的话,朱高煦明白了许多,恍然大悟道:“对啊,即便是能控制他们的君主,却不可能控制下面的人……跟以往逐鹿中原不同,是外族的区别!

外族对汉文化不认可,即便打散了北元,将他们打回漠北,下面的黄金家族、瓦剌、鞑靼们即便分裂了,可一旦我们继续入侵,他们就会联合在一起抵御我们大明。

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是一种人,不认可……所以,我们一直都没有成功的占据这草原上的民族。”

这些年来,朱高煦隐隐成熟了许多。

成为北平的汉王后,他需要考虑的事情也逐渐增多,有时候不得不读书,才能解决一些问题。

看待问题,也没有以前那样简单直白了。

“没错。”

李逍点头:“当初秦始皇一统六合,将天下统一,七国合并,为什么会二世而亡?

胡亥误国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因为这种各国的思想不认同,只是被秦始皇强行柔和在一起,暗藏隐患。

还好后面汉高祖刘邦再次一统,采用了柔和的方式,汉族这个念头才缓缓浮现。

再到唐朝,各种族柔和在一起,才有了如今大明的现状。那就认同,需要时间来沉淀,靠战争并不能征服他们。

你们想想安南,为何常常有造反的事情发生,需要平叛,那就是并没有让他们得到认同,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大明的臣民。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