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1 / 1)
('
武将自不必说,自己手下有张玉、张武、丘福等武将,是自己多年来的得力悍将。至于文臣,早些日子,李逍便提供过一批人选,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溥、夏原吉、吕震……这些人当中,有些已经与自己交好,有的还名不见经传,只是个小人物。比如那杨士奇现在还是个小小知县,等轮到自己监国之时,便能提拔上来,为己所用。现在是五月十七日,还有十三日就是六月,便是朱允炆率先监国之时。圣旨颁布之后,朱元璋只感觉一身轻松,心情大好。不过他是一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很快他便私下调度军队,在黄山附近集结,保障自己的安全,也防止发生变故。那里也即将是朱元璋前去避暑的地点,黄山位于安徽,取自“黄帝之山”之意,是避暑的好去处。临近六月,一去避暑,二是离开朝廷。看看监国成效,一举两得。眼下还剩下十三天,不日便将启程。而争储的最后一战,也即将拉开序幕!……东宫。朱允炆兴高采烈的回去,跟吕氏报喜。“母妃,你知道今日发生了什么事情么?皇祖父直接下旨,令我十三日后,掌监国之权!”朱允炆兴奋的道,仿佛自己已经胜利在握。在他看来,自己从小就在宫中学习,皇祖父也常常教他处理国政的道理,自己绝对比那只会打仗的四叔强。吕氏原本也是兴奋不已,可听到后面一句,朱棣也要监国,脸色就垮了下来。吕氏担忧道:“允炆,如此看来,这是一场比试啊,你四叔可不好对付。”朱允炆哈哈一笑:“不打紧的母妃,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孩儿早就想一展才华,世人皆说燕王比我强之,可大家有没有想过,燕王在北平有舞台给他展现,而我却没有,谁又能知道我的能力呢?孩儿丝毫不惧,便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比天高!”此时的朱允炆无比自信,豪情万丈,意气风发。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因为,一直得不到舞台展现,所以世人看不到他的能力。如今他掌握监国之权。便如同雏鹰出了巢穴,便能顺风而行!鲲鹏展翅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吕氏见状,欣喜道:“嗯,母妃相信你可以的,不过你也不要掉以轻心,一切小心为是。”朱允炆摆手道,“母妃,孩儿知晓,其实孩儿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圣上还给我推选出来三位治世之能臣。”吕氏听到后心中大动,圣上推出的人选,定无差池,很可能是胜利的关键,“是哪三位?”朱允炆笑道:“这三位,母妃也认识,正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三人。”吕氏大喜道:“我就知道这三人有大才,如今齐泰、黄子澄二人,已经为我们所用,你速速去拉拢方孝孺,切不可让此人被朱棣拉拢,错失交臂,悔之晚矣!”一听这话,朱允炆吓了一大大跳。还是母妃提醒的及时。这段时间,朱棣恐怕也知道方孝孺此人的重要性。若是方孝孺此等大才,被燕王拉拢,那便不妙了。“事不宜迟,孩儿现在立马亲自上门造访,拉拢方孝孺,以免被燕王所获。”“快去快去,一定要礼待有加,知晓吗?”“孩儿知晓。”就如初。朱允炆立马带着重礼去了方孝孺家。可见到方孝孺后,吃了个闭门羹,方孝孺不见,也不收礼。“果然是大才,古有刘皇叔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连皇祖父当年请刘伯温,也是三顾茅庐,我定要放下身段,多来几次……”朱允炆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将此人拉拢。…………京城,燕王府邸。大厅之中,朱棣与三个儿子商议事情。得知两月之后,父王便有监国之权,大家都格外振奋。来京城一个月了,总算是看到了希望,胜利在望的希望。父王……马上就要成为储君了,当然眼下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必须要继续加把劲儿,在最后的考验胜出才是。“髙炽,你之后结交人的时候,主要结交这几位……”说着,朱棣拿出一张纸,上面都是李逍提供的名单。“孩儿领命!”朱高炽接过纸张。见大哥有了重要任务,朱高煦有些眼馋,开口道:“爹,那我呢?”朱棣吩咐道:“你跟高燧,就回北平吧,眼下你们二人也帮不上什么忙,半月后,圣上去黄山避暑,为了防止本王干预,也要将本王一同带去,髙炽也跟本王一同去。”因为朱元璋喜欢朱高炽,加上朱高炽稳重的缘故,朱棣觉得留下髙炽对自己也有好处。两月后监国,也需要髙炽在旁边辅佐。高煦不太适合,至于高燧,年龄太小,更是帮不上忙。朱高煦看了看大哥,又看向朱棣,倔强道:“爹,我不走,你也将我留下,让三弟一人回去吧。”说什么也不能走啊,自己不在的几个月,大哥跟爹关系搞得融洽,后面岂不是没自己什么事儿啦?朱高燧委屈道:“二哥,你忍心让我一人独自回去?”朱高煦没好气道:“闭嘴,你回去,我不走,我要留下来帮爹。”见状,朱高燧也道:“二哥不走,我也不走。”朱棣皱了皱眉,道:“由不得你,怎么,本王说的话使唤不动你了?”朱高煦犟脾气上来了,跪在地上,抱着朱棣的大腿:“爹我不走,我要在这里帮您!”有之前的前车之鉴,朱棣说什么也不能留下朱高煦啊。这家伙,给他一分阳光,就能有十分的灿烂,敢在课堂上当着圣上的面打瞌睡,还说圣上尿坑,自己当年都没这个胆子。“你必须回北平,不然本王打断你的腿。”朱棣一脚将朱高煦给踢开,指着他骂道。“我朱高煦就是被打断腿,活活打死,也绝不离开京城一步。”朱高煦一脸委屈的喊道。半个时辰后。坐上了回北平的马车。朱高煦心里美滋滋的,真香!“二哥,刚才父王跟你说什么?”“你咋突然就改变主意了,现在还一直傻笑?”“这不像二哥你的风格啊。”见二哥一直偷着乐的朱高燧,有些纳闷的问道。这变化,也太快了吧??“关你屁事?”朱高煦翻了个白眼。心里却美滋滋的。因为父皇刚才偷偷在耳边跟自己说,待他登基之时,北平的藩地,就交给自己,自己就是下一个燕王啊!朱棣的确是这么考虑的,北平边防之地,高煦坐镇北平,简直是最好不过了。而这么多藩地中,朱高煦最喜欢的也就是北平。毕竟北平是北元旧时的皇宫,规模最大,最好,加上现在还有姐夫在北平治理,那以后也将是最富的藩地。“姐夫啊,弟弟马上就回来帮你了……”“毕竟,这以后就是我的地盘,可得好好治理一番……”“不对……以后便可以自称本王了……”…………南京城外小村庄,院子外。朱元璋和二虎站在一起,谈论事情。“这小子,最近在屋子里干了些什么?”朱元璋今日显得心情格外畅快,下了早朝,早早的就来了这里看望李逍,因为李逍,他总算做出了决定。“回圣上。”二虎小声道:“李逍在房间里面,大部分时间在休息,有时候会在桌前,画各种图纸。臣也看不懂,就是在收拾碗筷的时候,偷偷看一眼,画的像是大房子,特别大,但房间小,不像是给人住的……”“不是给人住的……难道是给牲畜?”朱元璋想到,昨天李逍还说让全县百姓能常吃上肉,因此就联想到了牲畜。给牲畜盖房子……亏这小子想得出来,这有什么用???朱元璋想不明白,也不多想,又问道:“除了这个呢?”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