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页(1 / 1)
('
没错,朱棣手上的半把金剪子,正是马皇后亲自求得,赏赐下去的。还在庙里让一百位僧人祈福过的。看到金剪子,朱元璋不由睹物思情。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妹子,马大脚和善面容……当初徐妙云生大女儿朱凝云的时候,正在应天府,那时候马皇后还活着。朱凝云是早产儿,命悬一线。宫中所有御医都说她活不下去。那时候的马皇后心疼无比,便去庙里让高僧求破解之法。高僧指点说需要一把剪子,剪断命运的纠葛,重新开始人生。于是,马皇后亲自差人,打造了这把金剪子。请求数百位高僧祈福,随后赐给了永安郡主朱凝云。这,就是朱棣手中金剪子的来历。可以见的,永安郡主在马皇后心目中的地位。就连永安郡主的“永安”二字,都是圣上亲自赐下的。随着话音落下,这些官员顿时歇了菜。这竟然是马皇后亲手打造,亲手赐下的金剪子……难怪圣上如此动怒……他们这是犯了大忌。想到这,这些人无不面如猪肝色,若是他们支持的朱允熥没有成为储君,怕是要丢掉性命了。随后,他们又反应过来,这是中计了。朱棣设好了圈套让他们往圈套里面跳。燕王朱棣真是阴险狡诈之徒!他拿出金剪子,并不说明此物的来历。而是避而不谈,等待他们出口指责,指责马皇后的东西,而冲撞圣上……果不其然,朱元璋的脸色十分不好看,他看向朱棣,不悦道:“朱棣,马皇后赐给凝云的金剪子,怎么在你的身上,又怎么只有半把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闻言,大家都看向朱棣,看他作何解释。朱棣手中,的的确确是只有半把剪刀。他究竟要干什么?拿出这半把剪子究竟有何用意?“这便是我要跟大家说的话。”朱棣垂下手,将金剪子放在胸前,面露悲痛之色,道:“大家都知道,永安郡主三年前因为一场大火,失去了容颜,从此抑郁寡欢,闭门不见人,整日将自己锁在房屋之中,与幽暗为伴。”听到这些,朱元璋心中隐隐有些难受。因为马皇后生前,就是极为喜欢朱凝云的。若是马皇后的在天之灵,知道凝云这孩子有此劫难,该如何伤心……朱元璋心中难受,这真中朱棣的下怀。知道蓝玉的针对后,朱棣思虑了很久的策略。若是这次没有应对得当,后面对争储的计划,十分不利。他辗转反侧,连续思绪了几天几夜,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就是打感情牌来应对。如今,父皇身边没了母妃,又没了太子。朱棣知道,此刻正是父皇感情最脆弱的时候。这时候打感情牌,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此时,朱棣接着开口道:“儿臣虽贵为藩王,但也是人,人心,肉长!看到女儿日渐消瘦,不吃不喝,本王心如刀绞,夜不能寐,心中的煎熬有谁能懂呢?”朱棣说到这,朱元璋又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他刚死了儿子,没日没夜睡不好觉,心如刀绞,心中无比煎熬,但也要咬着牙继续面对。“这金剪子,原本是母后,送给永安郡主的。”朱棣面色悲痛无比,道:“可本王的闺女永安郡主,遭此一难,那种感觉,你们懂么,你们不懂!她害怕被人看见,心中脆弱,哪怕是旁人说话,都能将她吓得哆嗦,本王煎熬,她更加煎熬。”“本王的闺女虽然贵为郡主,可她……也是人,只是普通的女子,一个女子却要承受如此大的痛苦,其中的痛楚,谁能懂!她生不如死……”说着,朱棣拿出手中的剪刀,道:“永安郡主其实在两年前,就已经不打算活下去了……”此刻,大殿已经变得格外安静。连朱元璋的心情,都被孙女的遭遇给揪着心。那是自己的亲孙女!朱元璋儿子多,女儿也多,但印象中深刻的人却不多。而朱凝云就是其中之一。朱凝云小时候就见过朱元璋,而许多公主那时都还未出生。她几岁的时候,也在大学堂和一众小皇子启蒙。因为徐达的关系,朱元璋很是喜欢这个丫头,马皇后更加喜欢读书的女子。“凝云郡主多次想要了断轻生,本王既不敢派人太过接近她,又怕她自我了断,本王……太痛苦了,将她屋内的所有利器都收走了,一直派人暗中盯梢。”“她最后一次寻死见,也是铁了心,彻底绝望,用的便是这剪子,被本王的儿子朱高煦发现后,抢夺,摔在了地上,摔成两半。”“她将地上的半把剪子抢了起来,抵在自己的脖子上,准备离开这个世上,可朱凝云是十分孝顺的孩子,她希望死前,见父母最后一面……再走!”朱棣说到这,已经是泪流满面。这些都是真的,朱棣本不想说,可现在如果不说,以后总会有人拿李逍的事情说事。索性就在这里说出来。若不是李逍的出现,可能这件事情,就永远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不会有任何人知晓。“这半把剪刀,就是本王前去见女儿的时候,捡起来的。”朱棣抹了抹眼泪,悲痛道:“儿臣不忍心女儿离去,拿着剪刀抵住自己的胸口,告诉闺女,如果她要用那把剪刀离开,那本王,也要用这把剪刀刺入自己的胸膛。”“儿臣知道,凝云这孩子孝顺啊,她不忍心,只有这样威胁她,才能让她放弃轻生,安心的活下去。”朱棣将半把剪刀放入贴身衣物之中,道:“从此以后,儿臣无论何时,这半把剪子都会随身携带,就是这个缘故!!”朱棣是讲了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在场不少官员已经落泪了。特别是朱棣阵营这边的官员,有几人已经泣不成声。朱元璋也动容了,感叹道:“哎,活下来就好,活下来就好……如今,这孩子,也算找到自己的归宿了……”“父皇!”朱棣激动拱手:“没错,正如父皇所说,凝云真的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凝云这孩子,经过我的威胁后,没有再寻死见了,可活得并不不快乐,直到……遇见本王的好女婿李逍。”“父皇,你知道么,如今的凝云已经变了一个人,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她的生活添了色彩,彻底变了,看到她的样子,儿臣心中不知道有多高兴,因此对李逍也就溺爱了一些。”闻言,朱元璋的脸上肉眼可见的露出笑容,道:“如此好啊,这就是你允许李逍开府的缘故是吗?”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件事情,也的确不悦。可听了这个故事之后,他已经改变了想法。“并非如此。”朱棣摇头道:“儿臣也并未允许,是朱凝云这丫头,想让自己活得更像一个普通的女子,主动提出,李逍也并未答应,是闺女凝云硬要如此。虽然不符合规矩,儿臣也无可奈何,怕伤了女儿脆弱敏感的神经。”原来是孙女自己的主意……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不再追究李逍作为仪宾开府的事情,此事不再提。以后也决不允许其他人提及!”“谢父皇。”朱棣拱手。就如此,这件事情,就轻松的被朱棣给化解了。场上顿时不少官员小声议论道:“永安郡主的故事,真让人感伤,还好出现了一个好女婿李逍……”“燕王重情重义,为了一个女儿,将剪子抵在胸口,如此重情重义之人,居然被人随意抹黑,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咱可是听说了,那李逍一是个好心肠,前段时间上交朝廷的雪花白盐之法,工部已经开始使用,马上就要问世,你说这盐造福多少百姓,竟然被人污蔑成造反,太可笑了……”这些朱棣阵营的官员,自然是想要将这小声议论的声音,传到朱元璋耳朵里。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