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1 / 1)
('
老百姓并不是什么事情都会来县衙告状。很多老百姓这辈子都没告过状,甚至连县衙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大部分的事情,乡里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就解决了。实在解决不了的,才会来县衙告状。大部分是经济纠纷,因为钱财才会来告状。总之,为了彻底将这些案子解决掉,李逍花了三天的时间。三天的时间,吃住都在县衙。将积累三年的案子都给解决了。这期间,也有朱凝云的帮助才能这么快。李逍办案的时候,朱凝云就在一旁学习。不得不说,她十分聪慧,很快将李逍的一些小技巧都给学去了,渐渐地,她也就能帮帮自己。办了三天的案子,朱凝云也变得心事重重起来。县衙府邸中,朱凝云看向李逍,皱眉道:“逍郎,经过这三天,我算知道民间疾苦了,百姓们往往因为几个鸡蛋,或者几分田地,大打出手,或者想计陷害他人……”说完她叹息一声:“这些人说可怜,也可怜,可又让人可恨……”也难难怪朱凝云有如此感悟,因为大部分都是百姓之间的矛盾,而且往往因为一些小事情而闹大。李逍笑道:“这有什么,穷长奸计,富生良心,当一个人吃饱穿暖都做不到,能做的,就是拼命维护自己眼前的这点东西了。”说着,李逍便将自己的真实经历,说给朱凝云听。朱凝云听后,感悟良多,用纤纤玉手拖着下巴,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古时候乡里面斗来斗去,动辄就械斗,不都是为了嘴里的那点口粮么,什么仁义道德,都不如吃饱活下去来的真实。可到了未来,大部分人都能吃上饭,不存在饿死人的情况,于是械斗少了。但是斗争是人骨子里的东西。于是乎变成了在网上互喷,其实没什么两样。但至少网上喷人,他喷不死人啊……朱凝云听着,觉得很有道理,但又问道:“可那些富人,也没什么良心啊,不少都压榨百姓呢。”李逍解释道:“这就是为富不仁,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心思坏不论穷富,有些穷人有钱了一样会有坏心思,这就是概率问题了。好人不分穷富,主要靠素养,这个需要学习、引导。至少如果让大部分人吃饱饭,日子过好,他们就会安分守己。也不会平日里徒增这么多矛盾。”朱凝云觉得很有道理,道:“逍郎,你怎么懂得这么多,这些都是跟谁学的?”“自学成才吧……”李逍挠了挠脑袋。朱凝云问道:“有让百姓们富起来的办法吗?”李逍道:“当然有。”朱凝云一喜,又道:“有让北平都富裕起来的办法吗?”李逍想了想,道:“先富带后富,从东安县开始,应该可以做到。”朱凝云挽着李逍的胳膊,撒娇道:“逍郎,父王说过,让东安县百姓日子过得好,我帮你一起努力,可好?”这不就是你想么……李逍点点头:“好,好,好,都听我的好夫人……”想要管理好这东安县一县之地。那就先要了解这地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于是乎,李逍便喊来县丞梅佳乐。当他带路,去管辖之地到处看看,体察民情。“大人,您厉害啊,才三天的功夫,就将沉积几年的案子处理了个干干净净,下官佩服。”梅县丞刚一来,就对着李逍拍马屁,随后说道:“大人,您要了解本县的情况,何须下乡啊,那乡下路不好走,脏了您的鞋子,我给大人将本县案牍库、鱼鳞册等案卷端来,一看便知。”以往哪有知县大人下乡的啊,不都是在县衙就把事情给办了。这些日子,忙上忙下,可把县衙的人给累坏了,还上上下下得罪不少人。好不容易见三天将案子处理干净,梅县丞以为能清净一阵子。这要是下去查探民情,不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么?李逍眉头一皱:“少废话。皇帝还微服私访,体察明情。我作为一县之父母官,不能下去看看嘛?”“不敢,不敢,下官这就带您去。”梅县丞立马应下来。就这样,李逍又带着朱凝云坐着马车,出了去县衙。先是在这县城溜达。所谓县城,就是古代的称呼。整个县中心,就是一个小城。外面有城墙围起来,里面有市场,官府,街道,居民区。街道两旁,就是各种商铺,客栈、酒楼、茶楼、书铺、包子铺、肉铺、布行……另外,东安县城,城南、城北还有两个大一点的市集,就是农贸市场,里面有卖菜、卖牲口的……“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大家快看,是知县大人。”知县的马车在县城里面一溜达。百姓们纷纷就认了出来,热情的打着招呼。李逍将头探出马车,面带微笑,微微挥手。一幅和蔼和亲的样子。但百姓们知道,别看知县大人这么和气,对待那乡霸可厉害着呢……“果然,恭维容易使人迷失自我啊……”体味到这种受百姓爱戴的感觉,李逍心中有种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金钱无法替代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毕竟在明朝金钱已经无法给李逍带来什么满足感啊,自己该有的都有了。美人?有!还是郡主,未来还是公主。金钱?李逍现在拥有的钱财,这辈子都花不完。当然了,钱还是多多益善为好,也要为靖难做准备。名?也有。自己现在是男爵,虽然说是最拉胯的爵位,但好歹也是皇帝朱元璋给颁发的。“逍郎,被百姓爱戴的感觉,是不是很妙?”朱凝云拖着腮帮子,用一双桃花眸子,看着李逍那幅春风得意的样子,心中也很开心。她喜欢李逍能享受这种感觉。这样也就能更好的治理这一方百姓了。“你还别说,真的很妙。”李逍点了点头,如实道来。“其实,逍郎刚才说的我想了很久。”朱凝云沉吟道:“我觉得,百姓们还是可爱的,淳朴的,更是容易满足,只要他们能吃饱穿暖,就会无比感激。逍郎你看,你只不过办了三天的案子,整个县城的老百姓都对你爱戴有佳,这就是百姓。”李逍微微点头。还真是如此!逛完县城后,随后又去县城里的乡下巡视。一天是逛不完的,这一逛,又是三天。东安县下面有十三乡,在明朝不算多,当然也不算少,中等。每个乡,李逍都亲自去进入其中,到百姓家中去看看。巡视一周后,发现自己辖下的乡村民是真的不富裕,很多人家里都是土巴房屋,屋顶是稻草,一天只能吃早晚两顿饭,还是稀的……这可比自己的宛平县还要穷啊。看得李逍差点都落泪了,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可真苦。李逍查探了一下,出了土地兼并问题。还有就是土地土壤贫瘠的缘故。李逍微微蹙眉,心中想着如何解决。“咦?”这时候,梅县丞轻轻咦了一声,疑惑道:“大人您都亲自来了,这些地方当地的乡绅们,竟然没有一个迎接的?”“好像的确如此啊。”李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朱凝云作为“私人幕僚”,琢磨道:“不单单是这一个村子,十三个村子都是如此,想必他们已经联合起来了吧?”闻言,梅县丞一想,还真是如此,暗道不妙,道:“不好了!大人,这帮人怕是私下里联络,抵制大人您了。”“别一惊一乍的。”李逍呵呵笑道:“他们能抵制我什么?”梅县丞道:“当然是收税了,大人啊,想从老百姓手中收税,那可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办到的,多半还要靠各乡的乡绅们帮忙,县衙最重要的就是税收,每年必须按实给北平府上税,这关乎到大人的政绩。”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