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1 / 1)

加入书签

('

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农田。

农户春忙后,家里人多的人,便会外出寻一些活计给家里增加一些收入,基本上不会有人会饿死。

在元朝的时候,土地基本上归地主所有。

大部分都是佃户,见到田主还要行主仆之礼。

不过现在是明朝,朱元璋曾下诏规定:“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

所以说,就算是不小心沦落成佃户,也只是上下级的关系。

因而李逍感觉穿越到明朝还算不错,农户的身份没有那么卑微。

两人一路来到了大东庄。

打听一番后,找到了这里的里长。

明朝的朝廷机构到达县,就停止了,而下面基层的管理组织称之为里甲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由110户人家编为1里,1里之中挑选丁粮(税粮)最多的10人为里长,10名里长以10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

其余100户人家编为10甲,1甲共有10户人家组成。

甲长也是周期轮流应役。

里长等于是未来的村书记,甲长是村主任。

不过是劳役,属于义务劳动。

编造的鱼鳞册中,就是按照这里甲制度编造,如鱼鳞一般。

以现代人的眼光,李逍觉得这里面的弊端很多。

不过这不关自己的事情,自己只需要把自己日子过好就行。

很快,两人就找到了里长,一个朴实的中年汉子。

“你就是这一片的里长?”朱高煦问道。

对方一看朱高煦的穿着和相貌,就不敢惹,连忙躬身道:“是是……不知两位大人有何贵干?”

朱高煦直接问:“你去别人家帮活,干一天活,赚几个钱?”

那汉子憨憨一笑:“乡里乡亲的,逢喜事、盖房子啥的,相互帮忙不收钱,管饭就成。”

“……”朱高煦一阵无语。

李逍笑着开口道:“是这样的,在下想问的是,你们去城里大户人家帮工的话,干一天工,是个什么工钱?”

“哦,你问这个啊。”汉子笑道:“一般是50个钱,不过这是农闲的时候,现在农忙得70个钱。”

李逍心中盘算了一下。

1两银子折换成铜钱是1000钱。

也就说2两银子,能招一个人干一个月。

自己预计需要人手50人。一个月的成本就是100两。

主要就是人工成本,矿山已经买下来了,工具损耗也忽略不计。

而自己昨夜私下盘算,现在的规模一个月能产50000斤盐。

明朝盐归国家把控,朝廷定价,明码标价2钱银子一斤。

私盐便宜很多1钱银子一斤,但是容易掉脑袋……

按照这个算法。

自己这雪花白盐的质量,一斤卖1两银子,不算贵吧?

按照一两的售卖价格……

一个月50000斤盐的产量,就是5万两白银啊!

在明朝一个月赚五万两白银是个什么体验?

“艹,我若是能直接卖盐,就赚翻了。”

李逍心中吐槽。

第039章 卖盐真是暴利啊!

一个月50000斤盐的产量,按照官盐卖价就是10000两白银。

即便是官方售卖价格的算法。

李逍可不能这么算。

朝廷卖盐,大部分的收入都进入了自己的荷包。

自己要是往荷包装,怕是岳丈朱棣都保不了自己,朱元璋跳起来砍自己的脑袋。

听说朱棣私下也有些产业,其中就是制盐,也是卖给朝廷的盐运司,自己还能比岳丈更牛逼吗?

所以说,自己的一月产量五万斤白盐卖给盐运司。

估计到手也就一千两的样子。

扣除人工费一个月一百两银子。落到手才九百两。

不过即便如此一年也是万两白银的收入,而且后期还能扩大产能……

“咦……不对啊,我操哪门子的心?”

“盐这种高利润的东西,是我能把握住的吗?”

“还不是献给岳丈当聘礼的!”

李逍摇了摇头,让自己不胡思乱想。

岳丈有了这笔收入,靖难之役快速推进,老婆早日成公主,自己多刷分才是正途。

公主应该是百倍暴击,刷分速度直接提升一百倍!

思绪回归,李逍看向眼前的里长道:

“这样,还麻烦你跟村里家家户户跑一趟,知会一声。”

“那边的盐矿山下的盐场招工,一天70个钱。”

“朝九晚五,来长期干的,短期不要。”

一听这话,里长直接惊呆了。

长期?

一天70钱?

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啊?

那大家还不是打破头想要去。

家里兄弟多的,去干活,无非是在家务农的人辛苦一些。

自己家里就有三个儿子,到现在还没成亲呢,不就是因为穷么,也好让他们赚些钱娶媳妇。

里长欣喜了好一阵,才问道:“能干多久?”

反正不用我给买保险……李逍笑道:“干一辈子都没问题。”

这下,里长更欣喜了,居然能干一辈子!!

他又问道:“大人,您刚才说的朝九晚五……是啥意思?俺读书少,听不懂你们文人的话。”

一旁朱高煦也愣了愣,他也听不懂……难道我也没文化?

“朝九晚五……”

李逍一拍脑袋,道:“搞错了,是巳时初来上工,申时末下工,每天干四个时辰。期间管一顿饭,不要钱。”

里长整个人都呆住了。

每天只用干四个时辰,还管一顿饭!!

这么好的活计,哪里找啊?

“不会是骗俺们的吧?”

里长抱着疑惑问道。

“你看我们像骗人的人吗?”

朱高煦瞪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

里长吓了一大跳:“是是是,俺保证把事情做好。”

李逍笑道:“那个,你知会一声,有需要的,明天直接来矿场来,我们也会把把关,不是什么人都要的,主要要身体强壮的汉子,女人不要。”

“好。俺这就去说。”

里长躬了躬身,连忙走了,心道还是这个人好说话一些。

不像另外一个人,太凶了。

事情还算顺利。

办完这些后,李逍便和朱高煦,骑着马打道回府。

路上,李逍问道:“高煦啊,还需要问你要一百两银子做前期工钱。”

朱高煦拍了拍胸脯,毫不犹豫的道:“没问题,等下就给你。”

李逍:“那一成利,真的给你留着的。”

朱高煦:“不要,咱们自家人,谈钱伤感情。”

“真不要?”

“不要!”

“哦……”

……

……

燕王府。

天已蒙蒙黑。

赶了一天路李雄志,总算到了燕王府。

李雄志将李逍的田亩给他二哥,说他也要出去闯荡了,短时间不回家。

他二哥便给了李雄志一些银两。

为了快点赶到北平,一路上将银两花了一半,坐了马车才能在天黑前赶到。

来了燕王府,他整个人差点没被吓傻。

这么气派的府邸,他还是第一次见。

门前地面平坦,跟广场似的。

两座高大威武的大狮子,看着就吓人。

虽然心中有些胆怯,不过他还是故作镇定的找到了侍卫。

说是李逍同村朋友,来投靠李逍的。

没想到侍卫态度特别的好。

还告诉他李逍今日出了府,还没回来。

李雄志就打算在府外等着,没想到侍卫热情的拿了把凳子,让他在外面坐着等。

这可把李雄志给震撼到了。

感情李逍在燕王府已经混的这么好了?

等了半个时辰,他便听到了马蹄声。

随后看到了李逍和一个青年骑着高头大马过来。

“小志。”

李逍跟他打了个招呼,跳下了马,立马有下人来牵马。

“逍哥,我来了。”李雄志立马走了过来。

“李雄志,这是燕王次子,高煦王子。”李逍又介绍道:“高煦,这是我同村的朋友,过来给我帮忙的,人挺机灵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