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冬日(1 / 2)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天气霜降之后,气温就开始从凉爽走向了寒冷。也预示着寒冬临近。农人们,也由秋收忙碌逐步清闲下来。
今天村上来了拉弦子唱书的。因为不知道他的名字,又因为他是个看不到东西的盲人,村里人带着半开完笑的叫他,瞎老汉。
他每次听到有人喊他,总是笑呵呵的应着,并拉了拉竹棍对前头引路媳妇说:“到了吗?”
“到了。”老妇人就回答说。
瞎老汉背后背着简单行李包,肩背着坠胡,穿着蓝色的中山装,头上戴着蓝色前进帽。老妇人则穿着花格的衣裳,背上背着矮脚鼓,矮脚鼓上还扣着一面铜锣,斜挎着粗布做斜肩包,鼓鼓囊囊的装了很多的东西。
书场和以往一样,还是村西头的空地上。老妇人卸下身上背的乐器和应用之物将瞎老汉安置好,便拿着铜锣在村里前街,后街的敲着铜锣转了一圈。便回到村西头的空地。等待人们吃过晚饭来听坠子书。
每次瞎老汉来我们村的住宿,都是村长安排在牲口屋老财爷那里。
吃过晚饭,人们都搬着小板凳,陆陆续续的来到村西空地听书。我们也拿着手电筒四处晃着手电筒的光柱,嘻嘻笑着来凑热闹。
坠子书是我们这里民间艺术,追子书是说唱艺术,多以沙哑腔居多。也充分体现出,江湖艺人颠沛流离生活的不易。
坠子书以坠胡为主,配上脚梆,简板和矮脚鼓有的还有铰子,醒木之类的乐器。地域的不同,所配的乐器也有所不同。不论怎么改变,坠胡是坠子书里必不可少的乐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