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从龙之功(2 / 2)

加入书签

与官办的不同,自唐代出现的民办小报更加富有活力,里面啥都有,到了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小报的版面形式和朝报大致相同,不设报头,内容除摘要刊登朝报要闻外,还刊发朝报没有的编报人自己采写的时事政治材料,包括朝廷正在讨论还未决定的问题。它有助于读者了解朝廷的新动向、社会上的新事情,当时读者习惯上称之为小报或新闻。

宋人赵昇著的《朝野类要》在论述朝报和边报以后曾说:

“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日新闻。”

朝廷的进奏官,地方政府机关的中下级官员、士大夫和经书肆印刷者,在北宋社会动乱之际,挺身而出创办小报,成为我国民办报纸最早的发行人。

有些人接受小报的委托,在大内(皇宫)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机关,以及寺、监、司等政府衙门打听新闻,称为内探、省探、衙探。

他们有的人“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类似后来专职跑机关新闻的记者,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业余兼职的“通讯员”。

所以这种改良版的报纸,让一直关注民众联盟信息的席士奎很快就接受并习以为常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只以为这是民众联盟版本的邸报,无非就是些朝中的重大消息,可是后来,席士奎却发现二者并不相同,里面多了很多东西,包括衙门招聘信息和商品商铺广告都堂而皇之在其上。

“咸阳警局招募顾问三名,要求:熟悉本地风土人情,家境清白者优先,身体健康;工作内容:协助警局侦办案件;”席士奎花了三个铜板买了一张报纸,坐在堂中泡壶茶嘴里读着,眼里放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