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原料来源(上)(2 / 2)
这么一来,高务实就只好矮子里面拔将军,让高小壮去跑一趟。高务实让高小壮打听价格的几件东西,基本都是跟制造肥皂有关,当然还附带了几种可用于做成定香剂的香料。<r/>
<r/>
众所周知,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是“三酸两碱”,“三酸”是硫酸、盐酸、硝酸,“两碱”是烧碱和纯碱(碳酸钠)。也许在很多人印象里,只有碳酸钠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化学材料,毕竟谁家发面做馒头不放碱呢?但这个印象实际上太小看中国古人的智慧了,其实在中国古代,硫酸、硝酸乃至烧碱都能够制造且也真正有人制造出来的。<r/>
<r/>
中国古代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材料是绿矾,也叫青矾。绿矾加强热达到500c以上就能分解生成氧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三氧化硫与水反应就能生成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2o=(高温)fe2o3+so2+so3+142o<r/>
<r/>
其生成物里有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解在水里面,就成了硫酸。由于这种硫酸是绿矾煅烧得到的,因此在中国古代被叫做“绿矾油”。绿矾在中国古代是一味中药,有很多药典里都有记载,煅烧绿矾的方法也不难:将绿矾和米醋同放在砂锅内盖好,放在炭炉上烧煅,待绿矾溶化时,即用竹片搅拌均匀,使矾、醋充分混和,然后加热再煅,至全部呈绛色为度,取出放冷。[注:古代记载的配比是“每煅绿矾100斤,用米醋20斤”。]<r/>
<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