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5章 内附之风(中)(2 / 2)

加入书签

前者是给自己预留一条后路,毕竟改革者往往没有好下场,而他又不愿意新郑高氏这么大一个家族全给自己陪葬;后者则是因为发展惯性,当京华的力量大到内部无法合理消化,必然要进行对外输出,这不是他主观意识就能扼制的,只能加以方向性引导。

说一千道一万,他认为在明朝这个政治架构之下,换一家一姓当皇帝其实没什么大区别。如果真要换,反而一定会出现大动乱,会死很多人,但这些人全是白死的,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并无助益。

而与之相反,如果自己在南疆、南洋建起屏障,反而能抵消欧洲殖民狂潮的侵袭,让中华文明能够抵御工业革命后欧洲力量最强时期带来的冲击。等到中华文明也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剩下的事就不需要他这个“古人”考虑了——还是那句话,中国才是天选之国。

为什么?因为广土,巨族,同心。这意味着资源丰富,人口充足,文化一体。

这,就是天选之国的标准。而后世的经验告诉高务实,全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

美利坚资源丰富,人口勉强够用但需要外来移民补充。然而因为内部阶层高度固化,导致不愿意接受太多真正高素质的外来移民,结果外来移民素质越来越差,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至于文化一体……可拉倒吧,左右互搏到恨不得对方当场暴毙;

俄罗斯资源丰富,但人口不足比美国还要严重,而且它还不是一个特别欢迎移民的国家,根本原因是其主体民族的占比也有点危险了。至于文化,同样也不是一体,虽然其国内自称东正教占比超过80%,但很多人只是认为自己“与东正教有关联”,实际上不仅还有很多教派占比不低,而且还有很多无神论者。所以,俄罗斯只能是俄联邦,而不是俄罗斯共和国;

欧洲……嗯,欧洲无大国,连表明统一都做不到。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工业革命时代机缘巧合形成的暴发户,当世界其他地区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回到历史上应有的位置,这一点从长远上来看不会有什么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