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2章 封禅(廿九)心学问题(2 / 2)
字面解读就是这些,看起来皇帝只是反对佛道思想进入朝廷行政体系,并未提及其他。但这种事居然闹到皇帝需要下旨申明,本来就已经说明问题之严峻了——哪里是佛老问题,分明是儒家内部出了毛病,开始佛老化了。
儒家作为一种明确的入世思想,怎么会佛老化呢?毫无疑问,刚才就谈到过这个问题,是心学自身出现了佛老化倾向,继而导致以心学为基础的很多朝廷命官、士林学子的思想佛老化,最终影响朝廷整个行政体系都逐渐佛老化。
所以,皇帝圣旨一字未贬心学,而字字直指心学;一字未捧实学,而字字直夸实学。
这就让很多心学派官员心惊胆战了。不过,心学的问题确实越来越大,而且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这一点其实不劳实学派和传统理学派官员指摘,他们自己心里也是明白的。
高务实本人其实深知心学必然衰朽,不过他现在的问题在于不能等心学自然衰朽,而是要从朝廷的高度来考虑,需要加速其衰朽的速度。
为什么呢?看看历史上心学的发展和衰微就知道。明代心学是由江门心学过渡到姚江心学,最后由阳明后学推向极致。江门心学因为前后宗旨不一,导致江门后学因流入姚江心学而衰落。
由于心学内部分化、不守师说、流于虚浮,又遭到官方打压、理学非难,再加上改朝换代等因素,最终心学为实学所替代。
明代中期之后心学大盛,成为与程朱理学相抗衡的显学。用后世的观点来说,程朱理学作为官学,对当时人们的个性和思想产生了莫大的束缚。而心学尤其是阳明心学的产生,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