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3章 经济与党争(十六)内部问题(2 / 2)
本来一开始只有三个村子的村民联手闹事,但京华几家涉事企业一合计,认为给出的价格符合老爷关于这类收购“不得低于当地市价”的要求,因此对当地村民采取强制措施,直接把地收了,银子一扔就让他们滚蛋。
这一下不仅当地村民大怒,连带着周围的乡邻也鼓噪起来,最终酿成了一次规模不小的暴动,参与暴动的队伍达到七八万人,甚至一度冲进工业区外围,破坏了部分设施。
金港警备军毫不含糊,立刻出动了两个步兵协将暴乱主力击溃,然后联络了黄氏土司,双方分别出击,将暴乱剿灭。
以上这些情况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实际上问题很大。首先,高务实的确有明令要求京华各部企业在收购厂区、矿山等资产时“不得低于当地市价”,但这个命令是有漏洞可钻的。
老爷有令,不得低于当地市价?没问题,老爷的话比圣旨还管用,小的们哪敢不遵守呢?不过嘛,这个“当地市价”是可以操控的啊!
我京华绝不用强,单靠经济手段就完全可以把价值一万两的一块地给打到只剩三千两,你服不服?更别提还有盘外招——比如我找人散布传言,说这地方风水不好,但凡住在此处便会妨主(一家之主),会家宅不宁,会祖宗不得超度……等等等等。
一通操作下来,这块地的“钱景”就废了。可是这种事有人信也有人不信,当地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亏大发了,于是自然与京华产生矛盾。然而京华的做法并没有违背高务实的命令,下面的警备军也好,土司军也罢,自然是站在京华企业一边的,会强制要求执行买卖,于是矛盾激化。
其次,金港警备军规模不小,但为什么出动的部队只有两个步兵协?因为高务实有规定,出动一个镇以上的军事行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计划出兵,这种需要提前申请报批;另一种是应变式出兵,也就是战端由他方所开,京华被动应战,这种可以先出兵,但必须详细报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