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4章 辅弼(十二)李之藻,利玛窦(2 / 2)
这一点其实前文有提到过,户部在改制之后,权力和规模都急剧扩大,现在有很多新设的办事人员满天下出差,负责查账、审计、监督等事,而这些人员都被高务实强制要求去工匠学堂数学系进修两年到三年。
两三年时间不是小问题,一般人并不会愿意浪费这么久,尤其是官员群体。所以,高务实也没法强制进士老爷们去学,只能想其他办法。比如高务实捡起三伯高拱当年“重视举人”的说辞,大力在户部引入举人们入职,在包吃包住发俸禄的条件下,让他们去工匠学堂学习数学,然后安排在户部任职。
举人们按说也是有做官资格的,但事实上你得排队,等“有缺”之后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官员。当然,事实上不仅是要有缺,你恐怕还得有人脉乃至有钱,才能真的获得任命。
然而高务实最善于在这种“小事”上偷偷想办法:户部新设的职务极多,而且全都要求经过工匠学堂的数学进修,进修完成后会根据成绩授予八、九品官职,正式进入官员序列。
在大明,官与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两个阶层。有的人虽然考了举人,但自问就算再读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高中进士,偏偏家世也一般,指望等到一个缺员补上,那和后世买彩票中五百万可能区别不大,基本相当于没戏。
现在不同了,花两三年时间去京华工匠学堂进修一番,只要能顺利毕业,一个官员身份就到手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啊!由此,大量举人开始进入户部基层,充实到全国各地负责财政相关的工作。
毫无疑问,这些经过新式算术教育的举人们在“业务能力”上远胜于早前那些只读圣贤书的官员。他们充实基层之后,能够形成“巡抚巡按——户部专员——地方吏员”三级机制,更好的填充以往官、吏之间的权力空白,大幅改善过去那种“官员不问庶务、吏员蒙蔽上官”的糟糕局面。
而现在,高务实惊喜的发现,不只是户部外派的官员有了阿拉伯数字使用基础,连李之藻这种并非户部外派,但本人喜欢数学的官员们也开始主动学习起来,甚至还学得不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