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5章 正国本(七十)达成(2 / 2)
郑妃忽然反应过来,有些不甘地问道:“皇上是说……高阁老?”
“朕知道伱心有不甘,但事已至此,你也不要再有这样抵触心态,因为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影响常洵的未来。”
朱翊钧半软半硬地道:“你不是不知道大明这些年是靠了谁才做到府库日丰的……无论出于什么心态,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如果没有务实,朕这些年能把皇爷爷时代欠给百官的俸禄还清都不容易,谈何如今这般局面?”
这一点郑妃也知道,也的确无法不承认,因此只能轻轻颔首道:“臣妾知道的。”
朱翊钧忽然轻轻一笑,笑声中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天下之事纷繁复杂,但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无非是那几样:铨务,兵马,钱粮。铨务与兵马意味着权势,而钱粮则是维持它们的基础。”
因为有之前的谈话作为基础,郑妃这次一下子就抓住了皇帝这番话的重点。不只是关于常洵将来做“天下第一富贵王爷”这件事必须有掌管财政大权的高务实支持,皇帝这话还隐约点醒自己为什么他不能动高务实。
铨务即为人事,也就是吏部的职司。吏部尚书一职自先帝命高拱高文正公以阁老之尊兼任以来,三十年来一直为实学派所把持。
即便当今吏部天官是先帝帝师之一的陈以勤之子陈于陛,原本并不属于实学派,但事实上陈于陛自滇缅之战后便已经失去了独立派系的身份,已然成了实学派一员——或者说,他哪怕不算实学派,但也一定属于“高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