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7章 正国本(廿一)伍子胥(2 / 2)

加入书签

此时,相比高务实的一头雾水,王家屏却立刻沉下了脸,叹息道:“皇上或是将恭顺王比作勾践,使其不敢纠缠封地富庶与否,但这伍子胥老相国……若是再不知进退,恐也是真到该死之时了。

想我自隆庆二年中试,入京已三十又一载,只稍尽臣责,却长失孝道,本以自愧无地,今即皇上不眷,该当早日致仕回乡,免遭士林讥讽,以为恋权。”

这下就轮到高务实震惊了。他吃亏在不知这出戏到底唱了什么,但听到王家屏这么说,大抵还是猜出可能是伍子胥被杀那段历史。

只是,伍子胥被杀一事看似是劝谏过激,导致夫差大怒而控制不住脾气,可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纯属小孩思维。事实上伍子胥之死的主因只能是两点:其一,伍子胥功高震主,封无可封;其二,伍子胥权力太大,不杀他不足以拢王权。

这件事表面上看是这样的:在吴王夫差报仇成功将越国打败之后,越王勾践成为给夫差喂马的下人角色。这个时候的吴国不仅击败了楚国,还近乎消灭了越国,正处于巅峰状态,所以吴王夫差有点膨胀。

此时,伍子胥不停的劝说夫差将勾践杀掉,夫差不同意。多次劝说无果,伍子胥认为吴国的强大到了尽头,于是将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这时,伯嚭趁机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因此夫差赐剑给伍子胥,让其自刎。

在伍子胥死后,身为朋友的孙武感到心寒也离开了吴国,而越王勾践则在卧薪尝胆之后大败吴国,一洗屈辱。

但其实伍子胥这样的先王重臣,怎么可能简简单单地因为多次劝说无果就反而被杀呢?夫差就蠢到一点也不在意自己的形象,不在意更多的臣下对自己失去信任吗?显然不可能,否则他也不可能取得当时的胜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