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2章 宫里宫外(卅五)政治事件(2 / 2)

加入书签

刘馨的回答则更加现代,她说:“你可以理解为武术就是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然后又通过无数次实战,让这种肌肉记忆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

她又进一步给高务实解释,以她和兄长刘綎来举例,说她从小练习的武术就以闪躲和抓住敌方破绽来进行快速突破为主。她练习最多的攻击动作是刺,讲究一个一击必杀,要避免与人拼刀,也要避免久战不下,导致自身气力不济;

而刘綎则不然,甚至可以说恰好相反。刘綎属于天生神力的那种,主要练习的技巧就是强攻对方避无可避的要害,逼迫对方硬接他的招式,从而只能与他比拼力气——那基本上就成了刘綎的单方面虐杀。

其实说起来,“俞龙戚虎”才是嘉隆万时代真正的武术大家,可惜高务实没见过俞大猷,与戚继光交情虽深,却又几乎没有讨论过武术。

也不能说戚继光没和他讨论过武术,军中的武术实际上是简单讨论过的。比如戚继光当初就和他说过,军中习武切忌不可花哨,不求招式繁多,只将战阵上最常见、最实用的招数教给士兵,前后不超过七招。

七招这还是步兵,骑兵就更少了,全部加在一块儿不超过五招。至于训练,就是把这几招练熟、练精,面对相应的情况时能不假思索地用这几招中合适的招数去应付。按照戚继光所言,所谓武艺,在军中达到这个标准的就是精锐了。

以上种种,可以印证高务实前世小时候看小说的一个疑惑:到底多精妙的招式才能让一个刚从图画中学到此招的“少侠”立刻就天下无敌了?

闹了半天,这种事根本不存在。与其相信这种神奇招式,还不如相信那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所以要不是皇宫之中不准配备火器,高务实恨不得让坤宁宫的可靠内宦人手一把燧发短铳,那恐怕比武术高手更靠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