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5章 宫里宫外(廿八)武装家丁统计(2 / 2)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效法鞑清的“减丁”政策罢了。当然,大明朝廷两百年来对蒙古、女真的政策其实比京华狠多了,别的不说,“防秋烧荒”、“成化犁庭”等几个词了解一下?
虽说从客观上来说,“犁庭扫穴”实际上并不如后来鞑清的减丁效果好,但大明政策上的强硬是毋庸置疑的。至于“防秋烧荒”,其实就是直接放火烧草原,用意不言自明。
如今大明是不必用这两招了,但大明在推动喇嘛教的前提下,又由京华商社的保安队骑丁通过这种小规模的消灭小部落手段执行减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前时代所限。
什么时代限制?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限制。火器虽然逐渐强势,但还没完全替代冷兵器,也没有达到后来那种完全吊打草原冷兵器骑兵的科技高度,因此为了维持“强中央、弱地方”的态势,控制蒙古丁口仍然是不得已的手段。
啊,当然,女真也一样。除非如大明国内的其他民族一样完全接受了朝廷的全面统治,否则就只能等到热兵器完全碾压冷兵器,这样的手段才会放弃不用。
言归正传,京华商社“保安队”体系严格按照高务实“取名要小”的要求进行编制,分作三个主要层级:省一级的保安纵队、府一级的保安大队、县一级的保安中队。
不过,保安队的编制不如警备军那样严格,无论纵队、大队还是中队,编制人数都有一定的弹性范围。通常而言,步丁保安队编制较大、人数较多,骑丁保安队编制较小、人数较少。
骑丁方面以“土默特保安纵队”为例,这个编制最大的骑丁保安队总人数约两万,下辖三个规模较大的马场,拥有战马将近五万匹,育种用的各种公马、母马近千匹,还有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老练牧民近两千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