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0章 宫里宫外(十三)家中议事(2 / 2)
举个最近的例子,援朝之战中明军的粮草就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大明国内调拨运抵,一是由南疆直接运抵。前者不必多说,后者其实相当于南疆直接卖粮给大明朝廷,但是要负责送货上门——送到大明指定的卸货地朝鲜。
不是没有人想弹劾高务实以权谋私,但高务实干这种事早就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有一套成熟的办法来应对,完全可以堵住任何人的口,这办法就是后世人非常熟悉的公开招标。
朝廷以户部、兵部的名义举行招标会,明确提出招标要求。比如每个月要实送多少粮食到朝鲜(实送,即朝廷不管你漂没多少,我只在码头点数);这些粮食可能被要求送往哪些地区;这些粮食的质量要达到什么标准;时间延误最长不超过多久的期限;如果超过期限或者运量不足如何赔付……等等等等,各种要求一共近二十条。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是豪门大户、世家勋贵,甚至皇亲国戚,统统都允许参加招标,唯一的前提要求是必须提供高额保证金:五十万两白银。
这个保证金额度可谓高得离谱,其实很大程度上让刷掉了很多人,毕竟这保证金可不是白交的,一旦任务完成得不好,是有详细条款确定要扣除多少保证金作为补偿的——最高可以全扣。
当然,高务实为了避免被说仗势(财势)欺人,也允许各家联合承接这一招标任务。但……谁家又有京华的优势呢?
他京华有南疆逐年提高产量的巨大粮仓,有并无作战任务在身的南洋舰队可以送货,有根本不在意五十万两保证金的雄厚财力,这谁敢跟他打价格战啊?那怕不是要倾家荡产为朝廷做贡献。
言归正传,正因为援朝之战时有南疆作为经济、后勤方面的后盾,所以高务实才能在朝鲜集中十几万大军,远超原历史上的明军规模,最终战绩也就比历史上好看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