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4章 朝归倭附(廿三)军事调整(2 / 2)
所以,兵马虞候为从三品,类比大明大致相当于卫指挥同知,比卫指挥使还低一点。
大明眼下在朝鲜光是总兵和副总兵就有好几位,参将、游击一大把,卫指挥同知这种级别连高务实举行较大规模的军议都很难进大帐,小规模高层军议那更是想都别想。
同时朝鲜方面由于已经不剩多少还能拉上前线的军队,所以现在打起仗来那也是“将星闪耀”,把能参加军议的人随便挑几个出来,动不动就是兵马节度使、兵马防御使,至少也得是个兵马节制使之类的将领,即堂上官。
谁知道高务实这次却偏偏让一个区区兵马虞候掌兵,这就有点太让人难以理解了。不过这里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弯弯绕绕,高务实就是单纯找个地位不高的人领军,好把朝鲜西班那群没什么用的高级将领实际放逐——他们肯定不愿听从一个区区兵马虞候指挥,因此只能回汉阳去。
当然了,如果非要说高务实这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心思,多多少少也有一点,那就是打破传统、树立权威。再说详细点就是打破朝鲜传统,树立个人权威。
要说朝鲜的一些传统,高务实当年看韩国人瞎吹李舜臣的时候因为不爽,还特意找过一些李朝的资料看过,觉得其中一些倒也有些意思。
例如朝鲜建国前期,军备颇为充足,规模最大时有军队近15万人(15世纪后期)。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在中央设兵曹和五卫都总府统一掌管军政和军令。平时,五卫轮流承担宫禁警卫任务;战时,五卫赴前线作战。
是不是很眼熟?当然眼熟了,朝鲜这个五卫制和大明的卫所制高度相似,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所属人员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资全部自给自足,因此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