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 剑指东瀛(圩七)海上初交锋(2 / 2)

加入书签

藤堂高虎按照与李舜臣作战的得到的经验教训,再加上日本水军的客观现实,下令关船、小早船这些中小型战船快速突进,包围迟滞明军四舰,而大舰则吊在后面进行炮火掩护。

按照他的设想,小船逼近过程中,大舰在后方提供炮火掩护,而小船靠近并包围明军四舰之后,明军自然就无法正常炮击,届时己方大舰再逼近过去参与围殴。简直完美。

他之所以会这么想,主要是因为他此前在与李舜臣的作战中发现,李舜臣的龟船对日军小船经常使用撞击,但船上的火炮则会尽力向日军大舰发射火炮。他认为朝鲜水师这一手应该是从明军处学来——毕竟大明爸爸嘛。

那么换句话说,明军的打法也应该与此类似。但这一打法在藤堂高虎看来是有缺陷的,其最大的缺陷就是一旦敌舰撞不动了,那就不得不被迫与身边的日军小船近战。

此时日军已经可以发挥铁炮优势,打得敌舰最多只能防守而无力反击,最终被占据数量优势的日军接舷登船——之后就是屠杀了。

而且这样做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己方的主要损失几乎都只会是关船和小早船这种中小型战船,安宅船和“唐样大船”则能尽量保证不遭到损失,是一种能够最大程度维护核心战力的好办法。

然而藤堂高虎很快便发现自己似乎打错了算盘,明军四舰在发现日本水军先以小船逼近,而大船远远吊在后方慢吞吞不肯上前之后,根本不像朝鲜水师那样直接转向进行撞击,而是二话不说立刻开炮。

“轰!轰!轰!”的炮声在明军四舰上响起,他们先后打出了第一轮炮击,但大多数打空掉进了大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