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剑指东瀛(廿六)与时俱进的战法(2 / 2)

加入书签

先说一下欧洲的情况。在十五世纪初期,捷克的手工业和矿业发展迅速,作为神罗土地的一部分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领,哈布斯堡皇室一直对捷克采取高压政策——尤其是宗教改革兴起之后的宗教压迫。

由此,终于引起了捷克人民和中小层贵族的不满,面对德意志人的压迫,民族属性原本就是西斯拉夫人的捷克人民决定奋起反抗。

但是反抗归反抗,虽然捷克人意气风发、精神可嘉,但是当这帮由农民和手工业者临时组成的大军真的面对气势汹汹的帝国骑兵时,大多数人马上表现出了应有的恐惧,随后四散而逃。

为了对应这个难题,捷克的贵族们创造出了一种战法,即利用移动的四轮马车为屏障来保护农民兵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欧洲车营的雏形——胡斯车堡。

胡斯车堡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凭借高大的挡板为战车上的士兵提供保护,也具有较强的机动性,可以在战场上自由的运动。

胡斯车堡的基本单位是小组,每一个车堡小组一般有10-20人和相应的军械。在小组之上,以10辆车堡为单位组成更大的战术单位,再往上则是几十上百辆车堡组成的连队单位。

每个小组一辆战车,战车的人员配置是2名射手(装备有火绳枪和炮)、4—8名弩手、2—4名链枷手(用农民的链枷作战)、4名长矛手、2名盾牌手(战斗时用大盾牌掩护人和马)和2名驭手。驭手负责驾驭马匹和到宿营地后联结战车,战车由车长指挥。

车堡作战并不是单兵种独立作战,而是步、骑、车三方结合,协同作战。胡斯车堡的配备步兵编为五十人队,配有五十人长。百人长指挥数个五十人队,步兵盖特曼统率所有步兵。骑兵因为装备轻,机动性强,因此任务是侦察、行军警戒、实施反冲击和追击溃逃之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