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 平倭(十五)救急提议(2 / 2)
本来从双方的宗藩关系而言,明军理论上自然应该行使指挥权。可是单从双方兵力而言,明军只出动了五万左右,而朝鲜虽然连吃败仗,正规官军仍然有十万左右,两倍于明军。至于朝鲜的各种义军、僧兵之类一旦也加入计数,那么这个数量差就更大了。
拳头大小就是声音大小,虽然到目前为止联军的胜利绝大部分是数量更少的明军取得,但基于以上总兵力缘故,明军也很难强压朝鲜各方的呼声,于是这种指挥权的僵持一时间就看不到打破的希望,这才有了他这句“却不知明军此次是否还会来”。
忠清道兵使黄进对此提议:“倭寇已兵临城下,援军能来最好,若是不能来,那也只能依靠我们自己,但对军中及百姓还是需告知援军将至,以免之后士气懈怠。
我以为只要晋州城墙尚在,晋州便绝不会失陷。只要撑过几日,援军应该还是会赶来的。对了,守城之时要多注意身着奇特盔甲者,因为倭军将领盔甲各异,并非制式。若能每次对倭军将来予以击杀,必能有效逼退倭寇而减少我军伤亡。”
义兵首领高从厚起身立誓道:“我父兄死于倭军之手,我今领义兵也是决意为父兄报仇,倭将小早川隆景不知是否就在城外,我立誓每日至少必射杀一将,总能将其揪出。我所领义兵也都是父兄旧部,此次共守晋州,我军必将寸步不退,不死不休。”
随着他这一方,众将也都起身起誓,纷纷表示死守晋州。
围城次日,日军首批部队攻城开始展开。此时朝鲜早已引南江之水灌入护城河中,这护城河宽约丈余,日军难以轻进。宇喜多秀家下令日军开掘堤坝,引走江水。
随后日军用土块、草垛填平护城河,顶着竹盾向晋州城墙逼近,朝军弓弩几乎毫无效用。日军在竹盾掩护之下于城角挖掘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