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平倭(二)(2 / 2)
李如松要求此战务必将声势拉足,却造成现在压制城楼绰绰有余,击毁城墙却力不从心的局面,指挥炮战的戚金对此颇为不满。只是,由于高务实与李成梁刚刚达成合作,戚金也不敢明面上反对李如松的意思。
好在这次李如松也知道轻重,在战前特意给戚金做过几句简单的解释,大抵意思有两层,一是此战不必用重炮直接击毁城墙,以免战力完全呈现于日军面前,以免将来在开城、汉城等重镇面前失去最后底牌;
二是把大军声势拉足,或可让日军今后面对明军时出现畏惧心理,还没开打就想起今天这天崩地裂般的炮击,战力平白折损几成。
戚金对于这两个说法不完全同意,其实第二条他还基本认可,主要是第一条他认为不必如此。明军重炮的实力摆在这里,开城也好、汉城也罢,那都是修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城池了,总不可能近期突然加固到重炮打不动的地步。
既然打得动,日军就算看到了差距又能如何?没准还更绝望呢。不过说到底李如松才是主帅,戚金虽然有些不满意,也只能照办。
在整个炮击暂时结束必须冷却炮身之际,李如松下令全军出击登城。此次出击有些新局面,明军将辽东地方原本已经淘汰的火龙箭、一窝蜂、飞镰箭、百虎齐奔等花样百出的集束火箭都拿了出来,毫不吝啬的乱放乱用,籍此掩护进攻——不过怎么看都感觉是在清理库存。
各门日军则集中铁炮射杀攀城明军,滚木、礌石、焙烙玉纷纷砸下,攀城云梯时不时便被煤油焚烧。此时战斗异常激烈,明军炮机虽然震天撼地,但到了此时依然难以登城,多有死伤。
持续进攻无功之后,明军阵脚动摇,开始向后退却。七星门的右军马栋连声叫骂,号令进军,也难以阻止明军后退。其实马栋知道问题出在哪,问题就出在不是高务实统兵而李如松又事先严令不准抢夺人头,因此士卒大都不愿死战效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