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 援朝抗倭(卅三)纷沓而至(2 / 2)
事情原委说清楚之后,高陌就不发言了,一如既往保持绝对沉默,坐在一边宛如隐形人一般。而刘馨作为秘书长,也就是事实上的幕僚长,自然免不得要做一个总的分析——对了,她还是三位军务秘书里掌总的那位呢。
“祖承训此战之败,他自己也说了,其实就是败于轻敌。”刘馨起身站在高挂着的东北亚堪舆图前,用教鞭一指义州到平壤的交通线,道:“当然,祖承训所部的表现还是当得起精锐二字的,暴雨之下毫无迟滞猛扑平壤不说,放晴后的平壤之战中居然也没表现出受到了淋雨的影响。
我们从详细的战报来看就会发现,祖承训实际只用了一千余人攻入平壤城中,而日军方面动用了约万人规模的兵力进行围剿——结果还让祖承训说走就走了。依此来看,之前侯爷的那个判断非常正确:我军对日军拥有巨大的骑兵优势。”
曹恪听到这里忍不住笑道:“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往许多年,大明在军事上感觉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骑兵不行,每每与蒙古人作战,胜则小胜,败则大败,逼得老师硬是弄出了刺刀空心方阵来以步制骑。却想不到,当大明战胜蒙古之后忽然发现,自家骑兵居然成了别国难以企及之强军。”
他这话听起来有些过分,但其实仔细想想似乎也不算错,至少在目前明军有机会交战的对手之中,似乎的确没有谁家的骑兵还在明军骑兵之上——除非现在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跳反。
不过,这一来不太可能,二来就算真反,与察哈尔一样缺乏火器的土默特、鄂尔多斯联军恐怕也不敢说能胜得过如今的明军骑兵。由此看来,虽然眼下仍然是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但科技的进步已经开始让游牧民族引以为傲的骑射逐渐失去光芒。
“别扯远了。”高务实摆手打断道:“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朝鲜局势是否依旧可控。”
“毫无影响。”刘馨立刻接口道:“祖承训的损失虽然他没有明说,但萧如薰在信中已经说过,他派人大致检点过一番,从返回辽东的兵力来看,祖承训部实际战损并不高,负伤也只有二百余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