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战后波澜(十七)节外生枝(2 / 2)

加入书签

然而老板已经泥足深陷,无法自拔,他甚至可能想,这笔生意做完虽然可能亏了,但或许以后会因为“好说话”而得到一位常客,从长远利益上而言说不定赚了呢?于是,就这样一片片割肉,直到切光整只香肠——这就叫作切香肠战术。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在所有占人便宜的战术中,它是最有效、最无法抵抗的。它先把对方锁定在交易中,然后无情地、一点点地拿走全部利益。

“锁定”和“一点点”是这个战术的两大关键词:如果不锁定对方,当然不可能成功,因为对方可以在一开始就选择拒绝;如果一开始就亮明意图提出最大的要价,显然也不可能,因为对方可以一次性衡量交易的利弊,发现弊大于利,当然也会立刻拒绝。

高务实的同化右翼蒙古计划,就是典型的切香肠、蚕食战术。他一开始只是依托俺答封贡,合情合理合法地与土默特开展边境贸易,贸易品类有限,只能满足土默特的基本所需。

等土默特人得到了好处之后,高务实开始逐渐扩大出口产品的种类,从基本生活物资开始提升档次,中高低端日用品全面覆盖。衣食住行除了“行”,前三项几乎被大明方面包圆了场。甚至就连“行”,大明也在向土默特出口马鞍——还是以高档马鞍为主。

紧接着便是推进喇嘛教的全面铺开[注:因政策限制,此处不细谈],总之蒙古人因为取消了萨满教的牲祭、牲殉等活动,在生产力损耗方面进步明显,获得了更多可以用于卖给大明的货物。

由此,大明北方获得了较大数量级的廉价肉食,土默特与鄂尔多斯获得了保障生活的各种日用品,双方民众都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政权之间的依存度也变得更高。

然而,双方的依存度本身并不处于同一水平。简单地说,土默特与鄂尔多斯对大明而言属于锦上添花,反之大明对于土默特与鄂尔多斯属于雪中送炭。土默特与鄂尔多斯的经济基础开始与大明强势绑定——此即前文提到的“锁定交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