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战后波澜(十二)臣以为可以(2 / 2)
说实话,申时行真是不想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对军务问题着实没有太多自信,而偏偏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战后的军事布局。
申时行只好沉吟起来,稍稍拖延点时间,看能不能组织一下语言,说几句怎么看都不会错,但旁人怎么想也想不出他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的话来。然而很意外的是,他才沉吟几个呼吸的时间,居然有人出来为他解围了。
为他解围的人是梁梦龙,这位主管兵部工作的阁老开口道:“看来,元辅或许希望从多个角度来全面考虑。既然如此,要不就由梦龙先来抛砖引玉谈一谈军事方面的几种设想,以便元辅参详?”
申时行大喜,忙道:“鸣泉公有心了,那就有劳鸣泉公先呈高论以为指点。”
“不敢,不敢,都是为皇上效力,元辅言重了。”梁梦龙得了首辅许可,便朝在场诸人拱手示意道:“皇上,元辅,诸位同僚,按照方才计议,战后我大明将直接掌控原察哈尔部旧地,而漠北外喀尔喀将交给土默特,呼伦贝尔的阿鲁科尔沁将交给嫩科尔沁。
在这样的大局势下,实际上形成了以我为核心,土默特、科尔沁为左右两翼之局面,而相应来看,土默特的实力要远胜于科尔沁,更别说土默特对鄂尔多斯部也有极大的影响。故我左右两翼虽皆为臣属,然左翼强而右翼弱,此点尤其需要重视。
按理说,土默特归顺已久,无论是现任顺义王把汉那吉,还是其子前军都督佥事额尔德木图,都是忠贞之人,为朝廷守边征战竭心尽力,是不太可能背叛朝廷的。然而国家大政之制定,不能全凭其个人忠心而论,故我官军布防亦当有所侧重。”
申时行对他这段分析颇为欣赏,赞许道:“好,鸣泉公此言乃是正理,国家之大政确实应该对事不对人。既然如此,鸣泉公的想法想必是大兵在西,小兵在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