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8章 伐元(五三)转折之前(2 / 2)

加入书签

于是人类学会了围猎和集体追捕。围猎不必解释,这个集体追捕却很有意思。人类本来跑不过绝大多数猎物,但后来他们发现猎物们比自己强的都是短跑,因此人类就依靠穷追不舍让猎物跑到精疲力尽再轻易猎杀。

高务实记得很清楚,那位专家说到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超级马拉松”。这项比赛的总赛程高达3100英里,也就是4345公里,标准要求是在51天内跑完,而世界纪录是41天跑完了全程。

也就是说,这位选手平均每天跑了107公里——要知道这可是现代人,在这项运动中是没有生存压力的。

那么问题来了,人的耐力为什么这么强?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愕然——2004年哈佛大学发表了一篇名为《生而能跑》的论文,指出除了身体结构之外,最大的关键因素在于散热。

猎豹作为跑得最快的动物,短跑能力秒杀人类,能在短短三秒内从0加速到时速100公里。然而,猎豹的高速状态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因为在猎豹冲刺启动之后,它的呼吸频率就会从60次每分钟迅速飙升至150次每分钟,心跳和血液流速也迅速加快,这就会导致猎豹的体温急剧提升。

于是,猎豹仅仅奔跑1.5公里之后,它的肛温就会达到41摄氏度,而猎豹几乎全身都是皮毛,这就给它的散热带来巨大的障碍,所以在短暂的狂奔之后,无论是否已经追上猎物,猎豹都必须停下来。因此可以说,散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物在较长时间里奔跑的上限。

而与此同时,人类却拥有所有哺乳动物都只能羡慕的散热系统:体表无毛且拥有可以大量出汗的发达汗腺,完全就是个高端“水冷式散热系统”。

当然,人类为什么会变得体表无毛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达尔文当年就愣是想不通其中的原因。其实这里头至少有好几种假说,不过后世主流的假说便是散热系统假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