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伐元(廿九)疑云(2 / 2)
想到李成梁和李家军,高务实又想到李如松。他中午出发前,战前分析时并没有提到李如松,但此刻经过一番马背颠簸,他却忽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李如松西进的速度可能比自己原先默认的更快。
孙子兵法说:“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本意是泛指所有将领都应该按照战场形势的需要来指挥作战。部队行动迅速时,如狂风吹掠大地;行进从容时,如森林徐徐展开;攻城掠地时,如烈火迅猛席卷;驻守防御时,如大山岿然不动;军情隐蔽时,如乌云蔽日隐秘;大军出动时,如雷霆万钧难挡。
不过其虽然是指将领需要在各种情况下有不同的应对和标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名将都会在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层面表现得格外出彩,因此也以其最为卓绝的一面或者数面为人所称道。
就如同眼下大明的一些名将之中,李如松的特点大概都和“猛”字这个特性有关,疾如风、掠如火、动如雷霆。通常而言,将领的指挥风格大多会与其性格相似甚至雷同。
高务实以往在政治斗争中最擅长的便是从对方的性格、利益等方面来判断对方可能的动作,在指挥作战时也常常沿用这样的判断准则。对敌人是如此,对己方自然也可以反推。
李如松的性格那还用说?就是一个字:“猛”。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莽得一批,上来就是干,怎么快怎么来。
其实这从他原历史上指挥作战的战例也看得出来。在这位爷台面前对阵,你拉开二三十里地,布下左中右三支大军守望相助,李如松多半不会去管你左右两翼,他大概率会直接集中精锐兵力猛攻中军,擒贼擒王,一战了事。
倘若他手底下还有些跑得不那么快的步兵,倒是有可能会在你的左翼与中军之间、右翼与中军之间穿插进去,来防止两翼向心解围。但无论如何,其直接中路突破的作战思想基本不会动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