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章 伐元(八)挽回之法(2 / 2)
倒是前线领兵的两个“败军之将”王之翰和郭成其实表现还可以,郭成本人英勇战死这没什么好说,只能是厚赐重抚了;王之翰虽然在宋良佐的信中成了中计的废材,但高务实审视了一番发现他的表现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重大失误。
对于敌方的诈降他是有防备的,即便穆照使出了那样的苦肉计,明军也在合兵之后才出兵向前,而且实际上仅仅走了三十里左右。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失误,那应该是对播州军的军力出现了误判,从其行军表现来看,他似乎认为合兵之后的明军是能稳操胜券的。
王之翰所部平越卫是贵阳东部的明军主力,郭成所部前两年还北上打过哱拜,两支军队算起来都是南方强军了,他有较强的自信可以理解。
误判很大概率应该是出在对播州军的兵力上。播州军和其他土司类似,跟随朝廷出兵的时候一般能派个两三千就算很“给面子”了,而平日里在领地上长期维持的军力可能不超过两三万。
在这种情况下,王之翰极有可能把播州军的总兵力按照两三万来看待,扣除掉一些不能抽调的兵力,他或许认为播州军能动的军队也就一万多,撑死不会超过两万,这就麻烦了。
对土司极其熟悉的高务实很清楚,对于这些大山里的土司而言,他麾下的成年男性土民几乎个个都能随时拉过来变成土兵,而且这些土兵在山区使用竹矛一类武器作战时的战斗力简直好像与生俱来,只要集训一下基本的军规之类就能用与作战。
杨应龙这档子事前后已经有些时间了,人家凭什么不会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先将麾下土民操演操演?当年黄芷汀就说过,她家平时顶多维持两三万狼兵,但真要拼命的话,拉出八万大军那是一点也不奇怪。
高务实当年还问过黄芷汀,说广西土司各大世家的力量相对比播州土司如何?黄芷汀的回答是,从兵力而言播州杨氏略胜岑家,更胜黄家。而且播州杨氏靠近“三不管”的苗疆腹地,历来与苗人关系不错,如果发生战争,杨氏有不小的可能得到苗人相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