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伐元(七)白石口败绩(2 / 2)
往东绕行则不同,虽然路远了一点,但有一条“7”字型的山间谷地可以先北后西进入播州北部、后世的桐梓县附近(此处也是四渡赤水中一个双方反复争夺的要地),王之翰就选了这条路,并且很快从此地直接南下,夺取了极其关键的娄山关要害。
娄山关在后世出名主要因为教员的《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而当时写下这篇不朽之作也正是因为他指挥的娄山关战斗是长征以来首次大捷。当然此处不是要谈诗词,只是表示娄山关对于播州(遵义)的重要性。
王之翰夺取娄山关比红军轻松百倍,但并不是因为战斗力,而是娄山关的苗兵“心无战意”,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放弃了,直接夺路而逃。
王之翰大喜过望,语属下将校言:“这娄山关位于川黔要道,北拒巴蜀,南扼黔桂,咽喉天险,实为兵家必争之地。此次我军秘密行军,敌猝不及防,娄山关已轻易为我所得。占据此处,则播州便如一半在握。
郭参戎(郭成)所部来得慢了些,我军不妨小憩一夜,明日前出至海龙囤以北,观杨氏成色几何。若杨氏军威仍盛,则待郭参戎合兵击之;若杨氏闻风丧胆,则我军自破之。届时播州指日可平矣。”众将校一齐恭贺,更有甚者认为此战必获首功,全赖王之翰神机妙算。
不过就在王之翰扎营并部署进一步行动之时,忽然闻报外有献降者,王之翰极为吃惊,我部秘密行军,怎会被播州知晓?当下连忙下令将来人押前审问。
来人是个精瘦汉子,皮肤黝黑,目光炯炯,他一见王之翰便叩首言道:“大帅饶命,小人名为穆照,属播州宣慰使杨应龙部下,原是奉命协守娄山关。见官军悄然前来,不敢争锋,遂先退避三舍,然后特来献降。”
王之翰一听大怒,喝道:“大胆蛮子!休得欺瞒本将,我天兵秘密行进,你等怎会知晓?且你不守娄山关天险,分明是已然设下埋伏,再向我诈降,诱我中计。哼,雕虫小技,也敢欺我?还不从实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