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3章 火中取栗(二)(2 / 2)
城之岛建筑工事的举动当然瞒不过三崎城,但三崎城守军对此直接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道。他们手里只有六百人,其中武士只有约两百,而且只有几艘小船,对于对岸的城之岛完全没办法。
北条家收到消息不慢,次日上午就接到了报告,而此时的北条家正处于“小田原评定”之中。所谓“小田原评定”,之前提过一句,在后世《日本国语大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来源于天正十八年,丰臣秀吉进攻小田原城北条氏之际,城中对于合战的意见不合,白白浪费时日,指永远也没有结果的会议、商谈。又称“小田原谈合”、“小田原咄”、“小田原相谈”。
具体道当前的北条家,则正是面临秀吉军的来袭,家中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延迟决定,这样没有结果的商谈称为小田原评定。
这次评定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从正月直到二月初,北条家几乎没有达成任何决策。这时主张固守的中心成员是松田宪秀,主张出击的是伊势定宗。不过,出击论的首倡者其实是钵形城主北条氏邦,只是他离得远了些,所以在小田原城反而是伊势定宗为核心。
不过无论是伊势定宗也好,是北条氏邦也罢,都无法明确判断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北条氏政和北条氏直父子此时为决定采取固守还是出击迎敌的政策而举行过这样的大讨论本身谈不上有错。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还在纠结于固守还是出击之时,丰臣秀吉的战略规划早已完成,这位日本关白的思路很明确:各个击破。
处于攻方的秀吉方面,在进入天正十八年之后,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早就被任命为小田原攻略先锋的德川家康,于正月二十一日召集诸将进行军事会议;被命令出动水军的毛利辉元,也在二十八日命令家臣开始准备。
如果按照原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三月一日,秀吉会亲自率领三万两千的直属部队,从京都的聚乐第出发。不过,在此之前,先锋德川家康早已出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