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1章 北洋内部会议(上)(2 / 2)

加入书签

之前已经说过,早在西班牙占领吕宋岛之前,已有若干华人流寓者居于此地。1570年5月,戈第抵达马尼拉时,“在这座城镇中住着40名已婚的中国人”,但整体而言当时寓居吕宋的华人数量还是很少,“生活在土人之中”。

华人大量赴菲是在更往后一段时间里,也即西班牙殖民者占据菲律宾之后。原因是西班牙人占领菲岛不久,华西间的贸易就蓬勃兴起了。

当时菲律宾本地生产力落后,各类产品匮乏,西班牙殖民当局迫切需要与来吕宋贸易的大明商人保持贸易关系,以满足本地手工生产、技术服务及其生活所需,西班牙殖民当局也要保证以马尼拉港为中转站的大帆船贸易——这是马尼拉繁荣的基础。

因而,西菲的当局对初期来菲的大明商人及手工业者采取友好、善待的态度,“欢迎华侨移民菲岛,鼓励华西贸易”。

而大明当时的沿海人民亦不堪忍受此时内忧外患、倭患频仍、税政苛刻的国内政局。尤其福建地近吕宋,“隆庆开关”之后国内的乱象慢慢结束,但当时又开辟了从月港出港至吕宋的新航路,因而当地百姓大量赴菲参与贸易。私港兴起之后,这种贸易的额度更进一步得到了扩大。

中菲贸易的持续发展刺激了华人赴菲的热情,以致旅菲华人数量大增。西班牙驻菲总督拉维萨里斯1573年的报告中提到:“在我们在这个岛屿所度过的两年中(1571~1573年),中国人每年都以更多的人数、更多的船只到来”。

此时,大明民间与菲律宾贸易往来已比较稳定,不过从政治上而言,大明朝廷与西菲当局尚无直接交往。

就在这个时候,具体来说是1574年(万历二年),发生了大明与西菲关系史上第一个重大事件:林凤事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