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北洋远征(一)(2 / 2)

加入书签

这种设计与后世小水线低阻船体线型的概念非常相似,配合外飘的舰艏与干舷,使舰船在高速航行时亦不会有严重的上浪,保证了舰船的强大动力能最大限度地转换为高航速。

既然如此优秀,为什么高务实这里依旧只当做试验舰呢?原因是建造难度很大。后世的同风格船只,需要万吨水压机等大型设备对船艏柱进行冷锻才能制造,而高务实没有这种设备,他只能让京华的工匠们自行研究如何把“他的设计理念”转化成实物。

木制风帆战舰要做成飞剪船就很麻烦了,以至于这个设计在他提出八年之后才第一次建造出了这两艘试验舰。而且,能够成功建造还多亏了现在京华有南疆各国的优质巨木供应,将材料精中选精才得以建成。

当然,这两艘高速侦察舰之所以拖这么久才建成,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高务实非要试验船用螺旋桨。

此时的船用螺旋桨显然不可能是蒸汽动力,这两艘船使用的螺旋桨依旧是原始的人工动力,需要通过在这个时代算是很复杂的轴承传动体系来驱动螺旋桨旋转。

本质上来说,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设计,制造复杂、成本高昂、效率其实也一般,完全是碍于高务实的坚持才得以实施。

这个设计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困难,而且让高务实意外的是,这困难并非他最开始预计中的驱动轴问题,而是出在螺旋桨外伸部位的船体密封上。

螺旋桨这种东西,都是一端在船舱当中,另一端在船外。这样螺旋桨的连接处就一定会有缝隙,这个缝隙又在水底,因此螺旋桨连接处是怎么防水就很重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