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审视(上)(2 / 2)
首先,李如松再怎么说也是李成梁的长子,即便他本人既敢死战也不贪财,可是他手底下的人依旧是李成梁带出来的那批人。这批人对他李如松固然服气,可同样的,李如松也不可能一点面子都不给他们留。
该让他们发财的时候,李如松也必然无法做到让他们两袖清风;他们出了什么问题,该保护他们的时候,李如松也不可能拉下脸来说老子没有你们这样的属下。
屁股始终是会决定脑袋的。李如松做辽帅大抵会比现在的李成梁靠得住,但指望李如松能革除旧弊,彻底把辽东军洗刷一新,那就未免太为难人家了。换了谁面对自己麾下一堆的叔叔伯伯们,也拉不下脸去喊打喊杀啊。
其次,李如松本人的性格过于刚强。李成梁这人在后世的评价当中,有一句叫做“能勇能怯”。其中左所之战、盘山驿之战、卓山之战、平虏堡之战、红土城之战、养善木之战、鸭儿匮之战、雕背山之战、辽河之战、阿州之战、抚顺之战、沈阳之战、开原之战、袄郎兔之战、曹子谷之战、古勒寨之战……毫无疑问,次次都是能勇。
这也成为了李家军的传统,早几年的时候,包括李成梁本人在内(当时他以年逾六十),作战之时带头冲锋的。
李如松就不必说了,这位兄台比他老爹还狠,一贯都是亲自冲杀。其历史上在朝鲜碧蹄馆一役之中,光是骑乘的战马就当场战死了三匹,凶猛程度可见一斑。
但李成梁的“能畏”,李如松却没有学到。
何为“能畏”?比如说,朱翊钧当时封李成梁为宁远伯,李成梁就连疏请辞;此次李成梁战败,他也第一时间上疏请罚。更比如说当初高务实去辽东,李成梁明明被打压得怒火中烧,依然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绝不正面与高务实斗狠,这就是“能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