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狂澜既倒(上)(2 / 2)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本身也与李成梁关系密切。
姚希孟所著《建夷授官始末》载:万历二年李成梁军攻破王杲寨,之后又杀了觉昌安和塔克世,“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出入京师,每挟奴儿哈赤与俱。”
黄道周《博物典汇·清建国别记》载:塔克世为李成梁向导,擒王杲之后,“负不赏之功,宁远相其为人,有反状,忌之,以火攻,阴设反机以焚之。死时,奴儿哈赤甫四岁,宁远不能掩其功,哭之尽哀,抚奴儿哈赤与其弟速儿哈赤如子。”
苕上愚公著《东夷考略》载:觉昌安与塔克世同为李成梁向导,死于从征阿台之役,当时,“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
海滨野史著《建州私志》载:觉昌安与塔克世同死于从征阿台之役,“成梁雏畜(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事成梁甚恭。”
归纳一下,以上这些记载同记一件事,但具体情节各不相同:一说努尔哈赤之父、祖同死于李成梁攻王杲之役,时努尔哈赤年十五、六岁,为李成梁收养;二说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帮助李成梁消灭王杲之后,被杀,时努尔哈赤刚四岁,李成梁视之如子;三说努尔哈赤之父、祖同死于从征阿台之役,李成梁视年幼的努尔哈赤如子;四说与三说意思相同。
有如此多的不同说法并不奇怪,因为明人所记都得自传闻,讹误难免。而且,由于传言甚多,正说明了其事尽人皆知,并非无中生有之事。问题在于究竟哪一说可信,抑或都不可信?
考证过程比较复杂,读者诸君大概并不愿细看,这里就直接给结论了:努尔哈赤十六岁时在外曾祖父王杲家中经历了全寨覆灭的惨祸。侥幸的是,由于他的祖父和父亲为李成梁作向导,他本人又机智地“抱成梁马足请死”,李成梁因此“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