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财权之争(2 / 2)
吏部和兵部是唯二保持安静的衙门。这其中吏部还好说,毕竟人家管的是铨务。人事任免这种权力和实物税关系不大,平时的那点用度其实开销也一般,再加上吏部是实学派大本营,大家当然不认为高务实大权在握以后会卡吏部的脖子,所以吏部不说话是情理之中的。
兵部居然保持了安静,这就不得不说梁梦龙管理有方,当然高务实刚刚从兵部离任或许也是很关键的一条。
为何兵部保持沉默很不容易?因为兵部的财权其实是相当大的——全天下的军屯、军械制造等事,原本都是兵部直接管理的,而这其中最关键的财权便是军屯。
军屯有多重要呢?“洪武型财政”之下,天下兵马的吃饭问题本来都被朱元璋安排成自给自足状态,所以有明一朝屯田的规模十分庞大:“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南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
大明全国的屯田军士达180余万人(这个是明朝前期),军屯数量为90多万顷,占据全国耕地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边疆地区,军屯的比例就更高,有些军镇的军屯能占据全省耕地的60%以上。
比如嘉靖时期,贵州的军籍户口为14万,占据贵州总人口的51%。高务实当初编纂《大明会典》的时候,曾有看到记载说陕西田土共计31万顷,军屯就占据了16万顷。
军屯这个制度在大明早期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在明朝前期,国家的财政来源主要依赖于农业,而军屯就是其中最大的来源。
比如永乐元年,当时全国税粮为3100万石,而军田缴纳的子粒就有2300万余石,也就是说军屯田收入占全国税粮的七成还多一点。
↑返回顶部↑